第七十五章 千古罪人秦桧 (第2/3页)
【在徽宗、钦宗皇帝在位时,他就身居高位。】
【秦桧早年做过私塾的先生,靠微薄的学费度日,他对自己的生活处境很不满意,曾作诗说“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
【或许从这个时候开始,秦桧就对财富地位充满了向往,以致于他为了获得这些身外之物,不择手段,陷害忠良,屈辱卖国。】
【秦桧之妻王氏家族的很多亲戚,包括他的岳父王仲山,都视降金之人为败类。】
【然而秦桧,却成了最大的降金之人。】
【刚开始的秦桧,还算有点骨气。】
【宋钦宗靖康元年初,秦桧上奏,认为对南犯的金军不宜显示出太怯懦的态度,使自己的力量削弱。】
【同年十一月,金兵包围京师汴京,派使臣索求三镇,秦桧上书言军机四事:召百官详细讨论、加强守备、将金使安置城外、最多割燕山一路之地,宋钦宗未予答复。】
【秦桧认为自己的职务专为割地求和,有违自己的主张,三上奏折请求辞官。】
【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秦桧,力主抗金,不为金人所屈服,是有骨气的。】
【然而这一切,从靖康之耻之后,就发生了改变。】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汴京失守,宋钦宗奉表投降,被拘于金人大营地,秦桧同样也被金人所掳。】
【金军驱掳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北上,把张叔夜、何栗、孙傅、秦桧、司马朴、陈过庭等都一并押走,到达北方后,孙傅等人都守节不屈,唯独秦桧屈服于威逼利诱,见风转舵。】
【秦桧以前那种不屈服金人的性格,全然改变。】
【为了活命,他做了墙头草。】
【陈过庭等人都流放到东北的显州,唯独秦桧却在挞懒的卵翼之下,留在燕山府,这也许就是秦桧所想要的结果。】
【挞懒负责淮东战场,秦桧当了他的参事,向被围的楚州写劝降书。】
【楚州之战是当时最壮烈的保卫战之一,全城军民在赵立指挥下,尽管粮尽援绝,只吃树皮草根,仍死守不屈。】
【城破之日,军民抑痛扶伤,妇人女子亦挽贼俱溺于水,最终以英勇就义回答了劝降。】
【可笑的是,普通百姓都知道宁死不屈,可身居高位的秦桧,不仅屈服于金人之威,反过来还鼓动大宋子民向金人投降,这种行为,是多么的可耻。】
【同年,挞懒率兵进攻山阳,秦桧随大军同行,十月,秦桧携家眷离开金营,取道涟水军水砦,返回行都临安,秦桧归宋后,自称杀了监视自己的金兵,抢了小船逃回。】
【朝臣多持怀疑态度,宰相范宗尹、枢密院李回与秦桧关系要好,竭力保荐他的忠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