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人界篇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最后一个名额,岳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最后一个名额,岳飞 (第3/3页)

,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

    相州城中,则是武翼大夫刘浩在负责招募义士,收编溃兵。

    从平定军突围返回家乡的岳飞,在目睹了金人入侵之后百姓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后,心中极为愤慨,意欲再度投军,但又担心母亲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

    岳母姚氏深明大义,极力勉励岳飞“从戎报国”,并为岳飞后被刺“尽忠报国”四字为训。

    于是,岳飞再度投入刘浩麾下,继续投身抗金前线,这一年岳飞二十四岁。

    靖康元年冬,到达相州的赵构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刘浩被任命为元帅府前军统制,奉命南趋濬州、滑州方向以作驰援开封的疑兵,自己则率领元帅府主力北上大名府。

    刘浩命岳飞带一支三百人的骑兵,往李固渡方向进行侦察,结果在侍御林与金兵遭遇,岳飞杀死敌将,击退金兵。

    随后,刘浩的部队在滑州南与金兵遭遇,岳飞再度奋勇当先,以百骑杀退金兵。

    后来,由于刘浩军从濬州渡黄河受阻,只得与元帅府人马北上。

    当时,副元帅宗泽建议应该全力营救开封,但赵构却与汪伯彦等继续向东平府转移,只交给宗泽一万人马救援开封,刘浩的军队正好便被划归了宗泽,这也是岳飞第一次成为宗泽的部将。

    宗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与金军十三战,每战皆捷。

    岳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

    靖康二年二月,岳飞随军转战曹州,岳飞每战必身先士卒、直贯敌阵,再度击败金军、追击数十里,岳飞因功被升为武翼郎。

    然而在刘浩的军队进驻广济军定陶县柏林镇后,赵构却将其改隶黄潜善,不再由宗泽指挥,黄潜善虽有近四万兵马,却只知道包村实力,始终按兵不动。

    宗泽有心征战,奈何实力不足,始终难以伤及金军元气。

    同年四月,“靖康之变”爆发,金军将汴京洗劫一空后,押送这宋徽宗、宋钦宗和皇室成员、机要大臣、百工等三千余人北返,北宋就此灭亡。

    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

    赵构虽起用了抗战派名臣李纲为左相,但仍旧对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颇为器重。

    赵构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预备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长安、xy、yz等地。

    岳飞听闻之后,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赵构“上书数千言”。

    然而,岳飞的上书却只得到了“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个字的评语,而且直接导致其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无奈结束了自己的第三段军旅生涯。

    第四次投军:独当一面的名将。

    被逐出军营的岳飞并未气馁,而是北上大名府,再度奔赴抗金前线。

    在赵九龄的推荐下得以会见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张所见其武艺高超又见识非凡,逐对其破格提拔,“以白身借补修武郎”,继而又升为统领,后又升为统制,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

    然而,黄潜善、汪伯彦等投降派却占据了朝堂,他们大肆打击朝中的抗金力量,先是李纲被罢相,张所随即也被发配岭南,一代抗金名将竟然就此死于发配途中,而被张所派去收复卫州等地的王彦、岳飞,也因河北西路招抚司的撤销而成为孤军。

    王彦、岳飞的七千兵马在突围途中溃散,岳飞因与王彦不和,逐独自率军转战太行山区,并曾多次袭击金军,生擒金将拓跋耶乌,刺死敌酋黑风大王奥敦扎鲁,金军这才暂时退却。

    李纲被罢之后,宗泽便成为了朝中抗金领袖,岳飞则率部南下开封,再次投入宗泽麾下。

    此后,岳飞多次率军抵抗金军南下,也因为屡立战功而先后升任统领、统制。

    直到建炎二年七月,年近古稀的宗泽曾先后二十四次上书,请求准许自己率军北伐,但却始终没有获得同意,最终因背疽发作而含恨离世。

    宗泽死后,杜充继任东京留守,北伐计划彻底夭折。

    建炎二年八月,岳飞用疑兵之计击退了南下的金兵,得以晋升武功郎,此后又多次因战功先后转武略、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

    至此,岳飞终于从基层士兵成长为了一代抗金名将。

    7017k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