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平常心 (第2/3页)
相连迅速火遍全大宋,成为了大宋最大的报业龙头,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当然,大宋的商人其实是很精明。
等明报畅销,肯定会出现大量的跟风。
所以要趁着商人还在犹豫,观望的时候,得抓紧时间抢占市场份额。
……
数日后,明报周刊第二期,继续稳住一万多份的销量,并有明显增销的趋势。
多个销售点,很快被热情的百姓一扫而空。
那些看完报纸的百姓,多会意犹未尽的与人讨论起来。
“上次余波渐起,今次居然又一位宗师的惊天丑闻!”
“青云斋掌柜的,胆子是真比天还大!”
“不过此事对我们这么平头百姓来说,却是一件极有的事情。”
“我倒希望明报能一直办下去。”
“不知道还会爆出多少宗师的丑闻。”
“真是非常期待呢!”
城内可以说随处可见,议论纷纷的百姓。
曾经的探花郎李寻欢,风华绝代的天才人物。
没想到他居然会为了所谓的兄弟大义,狠心舍弃至爱的青梅竹马林诗音。
这在许多人看来,实在不理解。
若换作他们是李寻欢,恨不得把林诗音整日捧在手心,含在嘴里。
因此,更认为龙啸云是假仁假义的君子。
王思源拥着婠婠走在街上,听到百姓们的评论,不禁笑容满面。
对于明报的未来,有了更大的信心。
原本,其实他心里也没底。
对于明报是否能火起来,得到人们的认可,还是有些担忧的。
就像有些人说的,得罪大派,得罪宗师。
也许青云斋的幕后老板不怕,但他们这些没什么实力的百姓,也是怕被牵连的。
此时,王思源已经意识明报的巨大潜力。
在当今这个时代,只要抓紧时间,必然可以飞速发展。
便决定趁热打铁,以最快的速度,将销售点铺满全城。
并收购多家印刷坊,三班倒全速运转,大批量生产明报。
待到全城的市场份额饱和,就继续往周边的城镇迅速扩张。
想到此处,王思源随即返回青云斋,一口气策划了八期的明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