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权知太原府 (第2/3页)
热烈欢迎。
可以这样说,自金军南下以后,太原的百姓还从没有如此对于朝廷有过这样的热忱。
“子明啊,老夫真是服气了!”和刘文昊一样,李岸几乎也是一整夜未曾合眼,不过这老滑头此时却是十分兴奋。
“老大人抬爱了,这都是托陛下洪福,众将士齐心效命,下官又有何功劳呢?”
该说不说,刘文昊这话说的还真是漂亮。也是,在后世职场工作那么久,厚黑一道刘文昊又怎能不曾涉猎呢?
不过此时的李岸闻言却大感意外,以前他觉得刘文昊有些不凡,只不过就是因为其人头脑上的那些小聪明。的确,这样的小聪明对于李岸来讲,真不是什么好事。
就打个比方来说,当初河东兵马副总管王禀突然将刘文昊派到西城之时,李岸还曾据理力争过,毕竟对于李岸来说,这西城即使再小也是太原的屏障。
他之地,刘文昊有些小聪明不假,但是把那么一个屏障置于这样的人手里,他又怎能不提醒王禀呢?
但自从经历了这样的一件事,特别是听到刘文昊此时说起话来那滴水不漏、四平八稳的模样,更是让他心服口服外带佩服,更加感叹王老将军曾经的识人之明。
你听听,刘文昊说的多好,托陛下洪福,说明这一仗所有的功劳都应当是皇帝天子赋予的。而且,在这么一个未曾有过的大胜面前,刘文昊还不居功,反而还把功劳又给到了他的属下身上。
这么说吧,就刘文昊这样的做法,假以时日,李岸已然看出刘文昊将会是大宋又一个权倾朝野之人。
可是想到这里,李岸又暗自的摇了摇头,毕竟谁都知道,现在的大宋已经亡了!即使九皇子康王赵构已然在南京应天府登基,但这个爹不亲娘不爱的官家,真的还能力挽狂澜吗?
同一时间,李岸也好还是刘文昊也罢,他们并不知道,赵构即位后,为了应对自己尴尬的身份,他首先尊元祐皇后为元祐太后(孟太后),并任命黄潜善为执政、汪伯彦为枢密院长官,分别兼任统兵的御营使和副使,实际掌握军政大权。
另外,封原伪楚帝张邦昌为太保、郡王,并参决大事。随后任命主张抗金的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