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去处 (第2/3页)
么,也不知说了什么事,就见那老滑头不经意的提到:“子明的意思是想着让人出使南毗国,然后经由南毗国再往天竺国以及坎巴夷国等地吗?”
南毗国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南部,曾为马拉巴尔地区的一部分,其境在后世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泽科德一带,为印度洋海上的交通要塞。
不过在这个时候,刘文昊对于这一点还是不太了解。其实他又哪里清楚,两宋年间,由于外敌频繁,所以赵家天子对于外交的重要性十分看重。
因此,针对不同的外交对象,大宋朝廷均会给予不同的馆待礼遇,并使之专门化。
唐代的外国人大都来自亚洲西域、阿拉伯、朝鲜和日本等地。但是到了宋代,除了这些地方还扩大到非洲、欧洲等地。
这么说吧,在商业氛围上,宋朝比唐朝更加开放,而且更加发达。因此唐朝来中国经商的都是以外国人为主,而宋朝的商人基本都是走出去的。
有宋一朝,大宋商人比外国商人更加活跃,要知道,宋代的船只已经航行于印度洋各地,包括锡兰、印度次大陆、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甚至达到非洲的索马里等地。
其实刘文昊的本意,就是想多赚点钱,然后再把那些钱换成粮食,毕竟在这个年代,粮食才是硬通货。
如今玻璃厂造的玻璃非常多,倘若不把这些卖出去,再多也无济于事。
但仅仅只是卖给河东亦或是江南,显然也不现实,毕竟那些地方今年也不太稳定,况且河东现在就只有太原这么一座孤城,他们又能卖给谁?
而在听了李岸的解释以后,刘文昊却非常高兴。常言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就见刘文昊兴奋的点了点头:“大人所言甚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就该往外多走一走!”
说到这里,刘文昊似乎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因为早在他刚刚就任知府之时,他就在系统商城里,通过签到点兑换了一些农作物种子。
虽然经过大半年的推广耕种,这些农作物长势都不错,但那也仅仅只是一些很普通的庄稼。说白了,平时很少有人会吃,只能说在战时或者闹饥荒的年代用来填填肚子还差不多。
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