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章 交换条件 (第3/3页)
海伦是个记者,天天就惦记着哪里有新鲜事儿,看见有新闻可以挖掘了都是赶趟儿的往前奔的,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可能错过?况且女性天生就有那种喜欢探听小秘密的心思和爱好。
如果说好奇真的害死了猫,那么那只被害死的猫多半也是一只母猫。
见凌峰在那听的入神,她也拿了一只玻璃杯轻轻的贴到了墙边听了起来。
隔壁方向似乎有三个男人,因为他们都在低声的交谈。海伦不怎么懂阿拉伯语,凌峰就更不懂了。不过由于这段时间一直都在阿拉伯国家混来混去,多多少少能说听一些简单的单词,有时候也能通过一些肢体语言搭配简单的单词表达一点简单的意愿,对于他们这种战斗人员来说,差不多也足够了。
隔壁的人明显是在商量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声音压的很低,有点像咬耳朵的感觉,要不是现在周围一片寂静,凌峰根本听不清对方在说点什么,这还是他的听力过人的前提下。
反观海伦,她可没有凌峰那种丰富到惊人的听觉神经,只能听到对方在‘嗡嗡嗡’的说话。有点气恼,看向凌峰,刚想说话,却被凌峰伸手过来捂住了嘴巴,不让她出声。
对面真的有三个阿拉伯人,而且明显是在检查枪械的可靠度。从他们交谈的只言片语中,凌峰捕获了一些有用的并且是自己能听懂的单词,类似---枪杀、、袭击、、炸弹、、美国使馆。
这些单词分开来并没有多少有用的东西,不过如果把这一串单词连贯起来,然后再加上一些对于当前局势的分析判断加以理解的话,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也就是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有人给了他们一笔钱,袭击美国设在加拉市区的领事馆,行动时间应该是在次日凌晨。
袭击美国领事馆?这种烂梗,好像经常被用作一些政治手段甚至军事目吧,那么这几个阿拉伯人,会是谁指派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