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上) (第3/3页)
。
最后D3只能撤出战场,回到POS里修整。
泛北部队立即跃迁到行星3-2的POS开始拆迁,D3的部队也跳到3-2,依托武装POS进行防御。
在这里,泛北被爆了2航母和2无畏,D3则损失了大概一条航母,由于武装POS的火力,泛北方的战列损失更多。
这时候3-1的POS增强时间到了,泛北立即到3-1拆POS。D3只能到POS防御。
然而由于前面两仗的战列损失过大,已经无法给泛北的旗舰造成威胁,最后只能撤退到其他POS里。
泛北方也达到此次战斗的目的,拆掉了D3在3-1卫星的POS,锚定了自己的POS。
服务器维护前,泛北方撤退。5月1日凌晨的战斗结束。
从战果来看,虽然泛北体系损失略大,但是以泛北的后勤,应该没有伤筋动骨。倒是1V本地被泛北锚定了POS,导致D3方原有的战术优势丧失,如何应付接下来的战斗,才是D3需要伤脑子的。
因为3-2的POS增强时间到期是5月4日凌晨。5月1日早上,D3组织战列舰把BP在3-1新插的POS推到增强,巧合的是,这个POS增强结束的时间也是5月4日凌晨,因此这一天对这个阶段的战斗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5月3日晚,双方主力集结。这次D3方为了减少1V本地的服务器压力,组织了战列舰外围防守部队,在1V两跳外的星系扔了泡泡,用以迟滞泛北的战列队伍行军速度,打一个阻击战。
在晚上约11:00的时候,双方各有100+的战列舰在1V外围发生激战,损失相当,不过由于泛北引导了航母支援,D3的战列舰退回了1V。
12点,重新组织的泛北战列队伍进入1V,1V本地人数一度达到550+;D3同样没有组织星门防御,主力在POS里待命,通过斥候的侦察寻找机会。
在前几天的战斗中,D3意识到旗舰数量的差距,于是定下了以战列换旗舰的方针来消耗BP的后勤,因为制造一条战列一个比较专业的制造号只需要几个小时,而制造一条旗舰即使不算旗舰组件的制造时间,只是最后的组装也需要近半个月。
5月4日凌晨,泛北的主力开始攻击D3的3-2POS,D3的舰队依托武装POS防御。
然而这个时候泛北方出现了指挥协调不一致的问题,泛银河的舰队先达到攻击位置,而北盟方的舰队却跳了另一个方向。
于是在一段时间内,D3的舰队只面对泛银河商业共同体的主力,通过战列舰编队比较灵活的优势和武装POS的火力支援,击溃了敌方的战列舰编队。
此后北盟舰队终于到达支援位置,但是由于服务器延迟严重,刚跃迁过来的人总览迟迟不能刷新,导致战斗力被大大削弱。
而D3的一些战列在能动的情况下,被铁骑攻击立即跳走,延迟了航母的攻击,同时1V本地是D3的制造中心之一,战列补给方便,虽然自己的战列舰损失也很严重,但是马上能得到补给。
在接战半小时以后,泛北的战列舰编队被完全击溃,丧失战斗力,自己的旗舰完全暴露在D3的火力攻击下。
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泛北体系大约40艘无畏和航母被团灭,D3方仅仅损失6-7条旗舰,最后不但防守住了自己的POS,还将泛北唯一的POS推掉,会战第一阶段的战斗D3方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