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一六八章 道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八章 道文 (第2/3页)

这种涉及御兽城核心的东西,知道的更是少之又少了。

    秦翌似乎想到了什么,接着问道:“公子,我们人族身上,有真骨吗?灵骨空间是怎么回事?它是依附于真骨或类似的东西而存在的吗?”

    秦旭欣慰的点了点头,笑着回答道:“先说灵骨空间吧,它是先天元气的储存和释放的地方。”

    “灵骨空间并不依附于真骨或类似真骨的东西而存在。”

    “就算没有习武的普通人身上也有灵骨空间,甚至,我们任何一个人族的身上,都有灵骨空间。”

    “它的存在,是我们人族先天就有了,是我们人族的生来就有的天赋。”

    “之所以称其为灵骨空间,一个是由它的发现元武圣人命名的,另外,随着灵骨化的程度越深,灵骨空间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大,所以灵骨空间这个名字才延续至今。”

    “接着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人族的身上有真骨吗?”秦旭摇了摇头道:“人族的身上,在武道出现之前,是没有真骨的。”

    听到这里,秦翌心中恍然。

    也就是说,武道出现之后,人族才有了真骨,或者类似真骨的存在?

    秦旭突然问道:“小翌,你还记得元武之道的肉身三个境界的划分吗?”

    秦翌立刻回答道:“后天,先天和灵体。”

    秦旭点了点头道:“对,小翌你现在才是后天,并没有接触到先天,更不用说是灵体了。”

    “其实,从元武圣人开创出武道开始,我们人族就开启了后天修炼出真骨的历程。”

    “不过,我们武者为了区分,并不称其为真骨,我们称其为灵骨。”

    “元武圣人最重视肉身的修炼,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元武圣人开创武道时,就是以妖兽为蓝本,而妖兽的超凡力量和天赋神通,正是依靠先天肉身而获得的。”

    “元武圣人认为,只有肉身的蜕变,后天锻造出真骨,才能让人族像妖兽那样,真正的拥有超凡力量。”

    “元武圣人做到了,他开创出的武道,让我们人族在先天时,开始锻造出属于我们人族的灵骨,到了灵体境时,肉身完全蜕变成了和妖兽一样拥有天赋神通的超凡生灵。”

    “甚至,其它部落中的人族,受元武圣人灵体的影响,新生代中也慢慢的诞生了拥有部分真骨能力的人族,这些人修炼武道的天赋就明显要比其它人要好的多。”

    “而且,离他的血脉越近的人蜕变的几率越大。”

    “后来,为了整个人族完成从凡族到超凡种族的蜕变,元武圣人开始公开传授武道,武道也因此在那个部落时代,开始传播开来,遍地开花,成为我们人族最主要传承。”

    “因为灵体的这种特性,也导致了修炼有成的武者大多都有血脉关系。”

    “他们为了生存,开始以血脉为纽带,组成了最开始的家族。”

    “这,也是世家由来!”

    听到这里,秦翌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这个世界会以家族势力为主,原来如此。

    不过,秦翌总觉得公子有些美化元武圣人。

    既然灵体让血脉越近的人修炼武道的天赋越高,那么刚开始肯定是先在元武圣人所在的部落推广的。

    后天元武圣人部落强大了,然后开始扩张,兼并其它的部落,然后再次推广武道,增强部落的实力,然后再次扩张,等扩张到了一定的程度,又开始分裂。

    但是,就算是分裂出来的部落,也是有着武道传承的,他们也比没有武道传承的部落的实力要强大,然后再次开始了之前的过程,兼并扩张,推广分裂,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最后中原地区所有的部落往上追溯,都是元武圣人当时所在的那个部落。

    要不然,部落时代也不会绵延了二十多万年,才迎了武道的第一次巅峰,然后在这种的背景下,迎来了龙武圣人诞生,然后部落时代结束,正式进入了奴隶时代。

    这才说的通。

    秦旭说完,秦威突然想到了什么,大声的笑着回答道:“叔父,我明白了,我们所说的根骨,就是这么来的,对吧?”

    秦旭笑着点了点头道:“对,我之前所说的受灵体影响而新生儿的脊柱产生类似灵骨的进化,就是根骨的最早的由来。”

    “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接近灵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由量变引发质变,蜕变成了弱化版的灵骨。”

    “这就是最早的根骨,不过后来,慢慢的不只是灵骨被说成根骨,根骨的定义扩大了,泛指习武的天赋,这就是现在我们理解的根骨了。”

    秦旭说完,秦威好奇的问道:“叔父,我的风灵骨在根骨中算什么档次的?”

    秦旭听到秦威的这个问题,无奈的用手指凌空点了点秦威道:“属于最高档次的,可以了吧?”

    秦威这才得意的冲秦翌挑了挑眉,问秦旭道:“叔父,小翌的呢?”

    秦旭想了想道:“小翌应该也是灵骨,不过,应该是一个罕见的吸收天地元气,转化为先天元气的灵骨,我不知道这个灵骨应该怎么命名。”

    说到这里,秦旭看了秦翌一眼,叹了口气道:“这种灵骨没有异象,我也是根据秦翌身体里的先天元气不正常猜到的,不然,我还一直以为小翌是凡骨呢。”

    秦翌心虚的挠了挠头。

    他可是知道自己的根骨是怎么回事。

    他根本就不是灵骨,而是凡骨。

    先天元气之所以多的不正常,是游戏面板对他技能升级得奖励和杀怪得经验的结果。

    “凡骨是我们对没有达到灵骨级别的根骨的一种统称。”

    “其实,就算是我们世家,大部分的族人也是凡骨。”

    “更不用说世家以外的普罗大众了。”

    秦旭随后又道:“当然,除了根骨,我们武者还看重慧根。”

    “慧根这个概念的出现,比根骨还要早,甚至元武圣人时期,根本不看根骨,只看慧根。”

    “元武圣人认为,我们人族先天拥有灵慧,认为我们之所以这样,正是因为我们拥有慧根。”

    “只是人族个体不同,慧根的强弱不同罢了。”

    “甚至,有人说,根骨的根,指就是慧根,骨指的是灵骨。这个说法虽然有人认可,不过我们世家主流上并不认可。”

    “还有一种说法,根骨这个名词也是由无梦圣人创造的,而之所以加了一个根,就是对应的慧根,意为由慧根种出来的灵骨。这个说法我们世家主流上倒是认同。”

    “毕竟,我们的根骨的确是后天修炼出来的,而当时只有元武之道,而元武之道又只看慧根,有这个说法也属正常。”

    说到这里,秦旭看向秦翌道:“说到慧根,就不得不说小翌了,我从来没有见过慧根比小翌还强的人,估计在人族有记载的数十万年里,小翌的慧根也可以排进前百。”

    秦翌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他知道自己的慧根不错是怎么回事。

    一个是游戏面板的技能栏,另一个则是前世积累的智慧和见识。

    秦翌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悟性有多高,秦翌倒是觉得,若是抛开以上两点,自己的慧根也就人族的平均水平。

    秦旭看到秦翌被他如此夸赞,依然如此谦逊,不由的暗暗点了点头。

    这下,秦旭算是彻底放心了。

    秦翌这孩子的心性,根本不像自己这前想的那样脆弱。

    可以继续加码了。

    “其实,历代圣人和武道的强者,都是更加看重慧根。”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慧根绝佳的人。”

    “也正是这些慧根绝佳的人,推动着武道不断的完善,进步,至到现在,我们拥有如此璀璨的武道文明。”

    秦威听到叔父的这种说法,非常不服气,但是也没办法反驳,只能躲在角落里生闷气。

    秦翌则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好像秦旭说的并不包括自己,他只是一个局外人一样。

    秦旭这下才真正的被震惊到了。

    他是真的没想到,秦翌的心性属于这么好!

    他先把秦翌的慧根捧到极高的程度,又把慧根说的如此重要,但是,秦翌还是依然保持着谦逊的品质。

    真是太难得了。

    甚至,都让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最后,秦旭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小翌,你有什么想法呢?”

    秦翌认同的点了点头道:“公子,说的非常对,我完全认同公子的说法。”

    “我觉得,正是我们的历代先贤一代代智慧的结晶,才有了我们现在璀璨的武道文明。”

    “无论是元武圣人逆天而行,后天修炼出真骨的魄力,还是龙武圣人的观想之法,先修意再修身的妙思。”

    “无论是军武圣人的以军阵集众人之力而以弱胜强的奇迹,还是丹武圣人创造出丹药,以丹药护持武道的绝技。”

    “无论是文武圣人的道文,道歌和大道共鸣理论,还是其它圣人或智者的其它理论,亦或是阵法,法器等等,这些都是智慧的结果,都是我们武道文明最富贵的财富。”

    说到最后,秦翌激动的说道:“公子,若是可能,我真的希望可以将先贤所有的智慧结晶全部学会,然后效仿先贤,推陈出新,发扬广大,让武道更近一步,让文明更加璀璨。”

    秦旭看着秦翌有些恍惚。

    这是,秦翌的志向?

    这个志向,是不是太远大了?

    不过,想到秦翌修习的是元武之道,对志向并不像文武之道那么苛刻,也就放下心来。

    秦旭想到这里,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好,我期待着你的那一天。”

    然后转头看到秦威一副看人吹牛满脸不信的表情,再次摇了摇头。

    他还担心秦威这孩子听到秦翌的志向,会产生什么心理阴影,还想着开导一番呢,结果……

    是他想多了。

    秦威的粗神经怎么可能会有心理阴影。

    秦旭接着说道:“好了,知识普及到这里,我们继续说回道文!”

    “我们先说一说文圣如何从道图中发现道文的过程。”

    “你们之前看过真骨上的道图,是不是根本记不住,更不用研究了。”

    “因为这个特性,所以道图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

    “虽然有了军阵、阵法、丹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