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想个来钱道(2) (第2/3页)
在副食商店,凭票可以买上几个鸡蛋,不过要是有谁家有坐月子的,凭票买的鸡蛋是远远不够。于是,很多家就养上几只鸡,每天生下一两个鸡蛋,作为补充。
即便这样,也远远满足不了坐月子对鸡蛋的需求。
于是,城里周边农户或者城里养鸡的家,把自己家的鸡生下来的鸡蛋,拿到城里市场来卖。
鸡蛋不是集中供应的大宗副食品,可一样不允许市场流通。不过,与其他农副产品比起来,还是宽松一些,陆天似乎看到了商机。
现在系统每天能给四个鸡蛋,要是全能卖了,就是四毛钱,一个月就是十二块钱,相当于一个人的工资了。
就算一天留下一个自己吃,那一个月也有八九块钱,快顶上郑娟糊纸盒一个月的收入了。
多出十块钱,日子虽然依旧紧巴,可对于郑娟家来说,就是雪中送炭了,能宽绰不少。
不过,除非哪一天系统能放开量供应,否则,还是一点点小钱,想让日子过得好一些,是远远不够的。
还得找找其他营生,能大幅度提升生活质量的。
不知不觉,陆天已经走过了大半个市场。转来转去,也没有发现什么能挣到钱的。
这时,从市场拐角处,“卖煤球”的叫卖声,吸引了陆天的注意力。
走到近前,陆天看到一个牌子:
好烧煤球,五元一筐。
这种煤球陆天见过,就是用煤面子掺上黄土揉成,之后在太阳底下暴晒,摇成球状,代替煤来烧。归根结底,也是为了省钱。
这个年代,作为生活必需品,买煤是要用煤本的,在市场上,煤是不允许流通。而煤球作为二次加工的商品,却有些不同。煤球里面,黄土的比例比煤都高,摇煤球又是个手艺活,小来小去的,也让卖。
与鸡蛋系统每天只给四个不一样,煤,系统并不限量。
系统给的煤,因为在市场不能流通的缘故,没办法直接去卖。换个思路,要是把系统给的煤压成煤面,掺上黄土,摇成煤球,那就可以卖了。
卖煤球的收入,可比卖鸡蛋高的多。
陆天深知,做这种买卖,不能大张旗鼓的干。毕竟说不出煤的来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