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进都路上有点缘 (第2/3页)
更有一件大事:他家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便将贾府两门,四代人丁一一数来,又说起那衔玉而生的“宝玉”抓周抓了胭脂水粉一事。
刘子华笑道:“小童玩闹,却也看不出什么来。只要他日后上进好学,又有什么妨碍。”
冷子兴只是叹道:“若如子华兄所言,贾府也是大幸了。”
刘子华便向雨村道:“我听子兴说起过你当日被参革一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贾雨村登时大起知音之感。
他却不知道刘子华做着二管家,虽然读书上比不了他,这人事机变上却是胜他百倍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刘子华是练熟了的本领。
刘子华继续笑道:“我前几日见了当日同僚一案,与雨村你一同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竟找到我这里来。”
雨村听到起复旧员之信,自是欢喜。
冷子兴听得此言,便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
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
次日,贾雨村便面谋之如海。
林如海乃是谦恭厚道之人,凡是身边之人,从没有亏待的。他早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贾政务为周全协佐。
贾雨村忙谢了林如海。
林如海乃说道:“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雨村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
初一这夜,分别在即,林如海与黛玉父女两个,正在一处说些离别的话。
忽闻下人报说永安侯府来人了。
林如海一惊,都中距此万里之遥,他与永安侯府也从没什么干系,这入夜时分忙忙差了人来——可是有什么祸事?
如海便令王嬷嬷送女儿黛玉去安寝,忙将永安侯府来人请去书房。
却见来了两名男子,为首的年青人气质谦和,约莫二十余岁,穿一身半新不旧的灰鼠皮衣裳;后面跟着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本就是和善的面貌,一进屋更是堆起笑容来。
为首的年青人纳首便拜,“学生赵长安见过两淮巡盐御史、兰台寺大夫林大人。”
林如海忙扶起来,他已见过拜帖,知道这是永安侯府三房所出的公子,虽是庶出,却也考取了功名,不是等闲之辈。
赵长安拜过,跟在后面那男子也拜下去,“奴才刘子华,是永安侯府两淮庄子上的二管家。大人叫我一声刘管事儿的就成。”
赵长安入座,刘子华只恭手站在一旁。
林如海便问道:“我是个不通俗物的人,与府上少有往来,不知二位此来……”
赵长安微笑道:“是学生的不是,没同大人交代清楚。本宗长房幼弟,乃是十七皇子身边的伴读,名唤翔宇。舍弟本名赵长吉,‘翔宇’乃是殿下赐名。”
永嗔身边两名伴读,一唤莲溪,一唤翔宇,这林如海是知道的。
他无声“啊”了一下,便道:“原来如此。”又忙问道:“一别五年,殿下可还安好?”
赵长安笑道:“十七殿下很好,于读书上很是聪慧。我日前从都中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