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贼值钱的《故事会》 (第3/3页)
钱的古玩。喜欢淘书的爱书人,和淘宝人其实没什么两样,人人都报了捡漏的念头和奢望。
当然,捡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行为。想要“捡漏”,又必须符合几个要素:一是出售者不识货;二是收购者具备良好的眼界;再就是是机缘巧合。
只不过很多淘书客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意识还停留在旧书比新书便宜这种低级捡漏的层次上,很多人还不知道,可以借助新崛起的网络平台,自己淘到的旧书可以卖出几百,几千,甚至上万的价码。
这不是笑话。
一本薄薄的仅印2000册的《谈书小笺》,该书是书话作家王稼句先生的早年著作,1994年12月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地摊上仅仅售卖5元钱,现在网上却高达150,如果有幸淘到的是作者签名本,那就更可以卖到500多。
黄裳著《一脚踏进朝鲜的泥淖里》泥土社1950年10月初版本,在旧书摊你可以10元钱买到,拿到网上或者拿到古书收藏书店,却可以卖到600元,如果是签名本,你发了,至少2000。
1949年5月上海解放社出版的太祖著作《论文艺问题》,封面有主席的头像和签名。此乃是毛《在延安xx上的讲话》的一个新版本。在旧书摊你甚至可以20元钱买到手中,而在红色文献收藏者眼里,这本书则高达13000元。
……
这些不是神话,是林逸在研究网络旧书交易之后发现的奥妙所在。也是林逸明白了旧书为什么这么值钱的价格来源。
而现在,曹德正给出1000元的《惊奇档案》,7000元的《童话大王》,这样的价码已经真的很高了,就算不用查,林逸也相信与网上最高售价差不多。
至于2000多一套的软精装《神雕》,林逸却是在网络上查过的,就在他查看的三天前,这套书还在网上拍出2220元的成交价。也正因为如此,王黑子三番两次来忽悠他,希望他再把这两箱子书卖还,林逸却无动于衷。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天底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儿,尤其不会有人这么主动塞5万块到你手里。
所以看着那塞来的钱,林逸虽然很动心,却没有去接,而是直截了当地对曹德正说:“曹兄,你还是说明来意吧,这游戏,我不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