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第2/3页)
虽然热闹极了,可是表面上却又是祥和极了。
是不是很有意思?
唔,程灵觉得确实很有意思。
要不又怎么说,现实永远比话本更为荒诞有趣呢?
越来越多的粮食从陈国秘密运出,到达了魏国与齐国南征的战场上。
齐国,郢川郡。
魏国太子箫蛮率领的大军便如同一支从天而降的巨剑,在一月之内连冲数郡,势如破竹,直直地刺入了齐国腹地。
原本就在齐都因为应付各种内乱而只能苦苦支撑的王邕,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等他回过神,魏国的大军已经攻入郢川郡,与齐都只剩了一城之隔!
齐都的伪朝廷内,王邕一夜白了头,原本骄傲不可一世的王三郎也急得面色干枯,脸上都似乎多了风霜的痕迹。
王七郎默默地缩在大殿一角,他始终还是被迫游离在王家的权利中心之外。虽然地位尊贵皆有,但真正商议大事的紧要关头,他却插不上话。
他也不太想插什么话。
耳边飘过王家众人与心腹幕僚的对话,还有伪朝廷中的一些「重臣」在苦心劝谏。
「大王,魏军压城,不论如何,咱们还是应当要迎回幼帝。若有苍天王大军相助,这魏***队,也并非不可抵挡啊!」
然而,所谓迎回「幼帝」,却不过是老生常谈。如果真的能够迎回,王邕这边不早将幼帝迎回了么?
问题是,幼帝他不肯回,不敢回啊!
王邕又不能冲到苍天王的地盘去抢,他暂且还抢不过。
有人又道:「大王,与其迎回幼帝,咱们倒不如发一道圣旨,承认越王的地位,招安于他!」
所谓「越王」,跟幼帝,跟苍天王都不相同。
越王史连海不过是反贼自立,山大王起家,天下英豪对此多有诟病。倘若如今坐拥京城的王邕能够承认他,甚至册封他,想必史连海是会乐于接受的。
王邕目光微动,立刻道:「此计可,你来拟旨,再派遣使者到东郡借兵。」
受到赞赏的臣子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