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兔子剃毛 (第2/3页)
谓了,兔子们把毛叼到自己的小窝里,新毛没长齐的时候,小兔子出生了。
四只母兔子一共生了二十三只小兔子,村里的小孩一早就瞄准了小兔子,这下纷纷来抓兔子,孙思媛好说歹说,留了四五天,终于被抢光了。
她不是舍不得,只是上一批小兔子被孩子们抓走后,一大半都被养死了,孙思媛心里挺可惜的,这次她给每个抱兔子的小孩都好好交代了一番。
不管孩子们怎么挖空心思喂自己的小兔子,大人们开始忙起来了,地里的粮食陆陆续续开始收了,这八月天是要交农税的,收成比前两拨都会少一些,但种地交税是古来就有的规矩,也没人觉得舍不得。
八月初孙思媛家开始收稻子,那稻穗饱满结实,谁见了都夸,疏家三兄弟来帮忙,木大婶的大儿子也一起来。孙思媛前些日子在木大婶家做客,和木大叔聊了一些木工方面的东西,木大叔受益匪浅,让大儿子给孙思媛家搭把手。
疏家人更是不计报酬,他们父亲卧床多年,草药不断,也不过勉强维持生息罢了,孙思媛一次送疏奶奶回家时,看了看父亲情况,指点了河里的几种鱼,混了草药煮着吃,不过一个月而已,居然已经可以下床了,长此以往,痊愈也未可知!孙思媛请他们保密,可他们记得孙思媛的恩情。
人多力量大,把镰刀磨的锋利,六亩地的稻子两天就全收割了,刚出七月,天还是很热的,大家想赶着日头晒稻子,没人愿意偷懒歇息,稻粒全收下来,孙思媛算了一下,一亩有七百斤。
这批稻子孙思媛可没偷偷添加空间灵泉水,长到好全靠栽种功夫,其他人家这么种的也都有六百多斤,大家脸上都带着丰收的喜悦,寻常人家税务不重,每亩地一百五十斤稻子或者麦子就行。
上百斤的增产,一下子就让八关村村民成了镇上的轰动人物,毕竟这不是哪一家,而是种稻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