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种植花瓜 (第2/3页)
能和砂纸差不多,就是用来打磨木器的。
晚上吃完饭,点了灯,赵有钱把织针握在糙纸里,来来回回细细打磨,把织针打磨的圆润光滑。看着赵有钱认真的侧脸,孙思媛越看越觉得,这个男人好帅,我要爱上他了!
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完了,六亩种上了稻子,提前育的苗,长得好就能赶上八月的税。还有四亩地,孙思媛没让种,她已经打算好要种的东西。
因为农村种地都是自家留种,蔬菜瓜果种子也大多是村里就有的,镇上没有专门的种子店,只有杂货铺会帮忙带些农民需要的种子。
孙思媛上一年打听到南方有种“花瓜”,红壤黑子,炎季吃很是清凉解暑,就是个头小,又容易坏,各家客商都没有运到这边卖的。此地人也曾种过,长不成,就放弃了。
想想这“花瓜”是啥?不就是西瓜吗?刚听到旁人对于“花瓜”的描述的时候,孙思媛还楞了很久,怎么就这么熟悉呢?
大夏天,从井里掏出沁着凉意的绿皮大西瓜,切开之后,红壤黑子,一人拿一块,全家人一起吃,欢声笑语在大人小孩间扬起,这是孙思媛童年夏天最美的回忆之一。
这个世界许多东西的名字都和华夏的不一样,例如这个叫花瓜的西瓜,此地炎季常见的香瓜,叫黄瓜;而在搭起的架子上挂着的,那些华夏叫做黄瓜的碧绿长果,却叫绿瓜;最叫孙思媛难以接受的,是西红柿,这个世界叫红瓜!
在炎季,看看村里人家的菜园子,真是花花绿绿好颜色!
孙思媛一早就和杂货铺的老板打过招呼,有机会的话就给她带些花瓜种子,而今终于有消息了。
村里一户人家帮忙带了消息,说是花瓜种子到了,大概一千粒,让孙思媛带着两百文钱去杂货店拿。
五粒种子一文钱,这个价格有些偏高了,不过孙思媛也只打算买这一次,二百文钱不算什么。把事情交代给赵有钱,他骑着小白,花不了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