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太后旧事 (第2/3页)
此时此刻,赵府热闹的不行。
家里摆了十桌,已经坐的满满当当,有西街的熟人,有一品街的邻居,还有家里那些生意上的伙伴和庄管家的老朋友。
虽然说只是管家的婚事,但从孙思媛找了缪晾晾后,这就注定不能简单操办了。缪家安排了厨子,周家赞助的礼包,季佳音还请来了自己父亲坐镇收礼金!
要知道,此时的葛卫华随着活字印刷术和《新溪字典》的发布,在士林一时风头无两,有他坐镇,真正的大材小用、面子十足!
许多来随礼的人,一见葛卫华,就默默地多掏了些钱——太少总觉得拿不出手啊!回礼的喜包是周家赞助的,里头是红糖、红糕、红布和红油,分量十足,比寻常街坊出的份子钱还贵许多。
原本是没有红油这项的,大家多是用的红豆,这两年豆油慢慢普及,就有人想出用竹筒装了油,贴上红纸放在喜包里,比红豆还要招人喜欢。
“蜜蜜,你这一次大出血啊!”看着礼包一份份的往外发,孙思媛突然觉得自己挺亏心的,她对周蜜蜜怎样?结婚都只随一两银子,可人家这大礼包不要钱似的送,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
蹬蹬蹬跑回卧室,孙思媛拿着一张纸出来。“蜜蜜,这是我最近苦思冥想,想出来的包包。你看,怎么样?”
周蜜蜜接过纸,看上面画了四个样式奇怪的东西,看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包包?”
这里人们习惯直接用布来打包袱,或者用缝合的布袋,亦或者编织的背篓,旨在简单实用。孙思媛拿出的这画儿,看上去花里胡哨的,周蜜蜜着实没弄明白。
“嗯,包包。”孙思媛指着画,给周蜜蜜解释:“这个一根长带子的叫‘单肩包’,可以跨在肩上;这个和背篓一样有两根肩带的,叫‘双肩包’;这个像大粗带子的,是‘腰包’,这个两根短带的是‘手提包’,你回去好好想想,把它们造出来,肯定有市场!”
周蜜蜜有些犹豫,“我没听过什么‘包包’,没人用这个啊!”孙思媛搭上周蜜蜜的肩:“我跟你说,没人用是因为没有,等你造出来了,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