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滚雪球 (第2/3页)
童子军不算,他们只能穿戴皮甲。
精甲都武装骑兵了,步卒只能穿皮甲。
飞燕军的第二批新兵连皮甲都没了。
协防城墙,也指望不上他们。
就连杨辰部暂时都不需要上城参与防守。
飞燕军训练期超过一个半月的官兵,足足五万多。
二十四里的城墙,就算一丈距离站三个兵。
三班轮换都绰绰有余了。
恐怕皇帝都搞不明白,他的宝贵大闺女到底有多少兵?
三十多万人口,十万出头的兵。
密度太吓人了。
要是京城也这么搞,司马铭还会为缺兵发愁?
现实很残酷,他养不起!
虽说司马飞燕的煤炭生意、玻璃生意,杨辰的渔业。
最近都大赚特赚。
可玻璃和渔业马上就要停业了。
封丘城里库存的煤炭,还能源源不断地制成蜂窝煤卖出去。
但半年之内,赚到的银子也拉不回来。
杨辰搞个飞燕城银庄。
所有官兵,雇工和新建学校的先生,官员都按存折发放饷银。
现银流转反而很少。
最近又推出飞燕纸钞。
分为一文、五文,十文,分别对应铜钱。
银票则有一元、五元、十元,百元和千元五种面额。
特殊的纸张,特制的防水油墨,凹凸版印刷技术,银线贯穿。
以及杨辰亲笔刻模的英文夹杂着阿拉伯数字的编号。
他深信,这个时代,还没人能够仿制。
更别说百元和千元的银票每发出一张,都有密语。
跟银庄存折挂钩的。
寻常交易,哪用得着大面额?
纸钞一经推出,就深受飞燕城民众的喜爱。
太精美,档次太高,也太方便了。
你要是怀疑真假,随时可以去每条大街的银庄鉴定。
等价兑换成银子和铜钱也可以。
有些多疑的人试了几次,反而被街坊邻居嘲笑。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修房起屋,打零工的都是当天结算,给的全是纸钞。
好几万人,每天发出去的纸钞得多少?
因此,杨辰坚信。
只要飞燕城纸钞能在京畿地区顺利流通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