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傅尚要参与 (第2/3页)
“当然,咱们保证天天有鱼有肉,管饱。”
“另外,每个人十两银子的月饷如何?”
太学生可不能跟那些看热闹的普通百姓混为一谈。
那些人,真的只算是苦力,月饷一两就不错了。
司马飞燕明白,杨辰有意拉国子监一把。
区区几万两银子,她还真不在乎。
“没错,傅大人。”
“修建英烈祠虽说是做善事。”
“可本公主也不会让大家白忙活。”
“就按照杨辰的提议办吧!”
傅尚达成心愿,闲聊一会儿就乐呵呵地告辞而去。
第二天一大早。
老头就带着几十个博士、教授还有三四百留校的学生赶来了。
马车都有几十辆。
书籍、纸张和印刷设备也拉来了。
看来,这么一搞,国子监暂时关门了。
真是,迫不及待呀!
司马飞燕昨晚就回了飞燕城。
杨辰赶紧亲自跑过去安排。
傅尚急吼吼地道。
“我们寻思着,阵亡将士的名单要整理,还要跟衙门调档、走访幸存百姓。”
“英雄事迹值得大书特书,整理成册,付印天下。”
“这可是个大工程,耽搁不得!”
“我们暂时不进隔离区总行吧?”
“残存的土城房间不少,再给些帐篷就够了。”
“这种季节,秋高气爽,住外面更舒服。”
杨辰对傅老头雷厉风行的作风很是赞赏。
他叫来心细的曾蕊吩咐道。
“你亲自带一批女兵,协助祭酒大人他们。”
“饮食,住宿,生活,安全,方方面面都得照顾好了。”
曾蕊敬礼道。
“遵命!”
今天是杨辰出发北上的日子。
不过剩下的童子军只有两千,伤愈归队的官兵也才三千多。
还凑不齐一个中军游击部呢。
飞燕城的军工制造一直没有停过。
具甲已经不缺了。
可杨辰没有多少战马可用,能做到一人一匹就不错了。
人少,辎重车辆就不需要。
随行的弩炮车也只有三十辆。
倒是每人多带了一匹驽马,可以托运盔甲以及几天的粮草。
小部队出行,自然不可能大张旗鼓。
趁着夜色降临。
正在改装的刘志水军派来了五十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