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头,吃我三掌 (第2/3页)
兵甲。”
江河笑着摇摇头。
“河套啊?”
“千里沃野,单靠西军?有点难度。”
“除非咱们派二十万具甲,跨过黄河,自银州往西,一路横扫过去。”
众人都跟着摇头。
天寒地冻的,明军需要修整。
就算过几个月暖和了。
明军也无法一次性调动四个军,跑西边去打仗。
地盘大了,到处都需要驻防,哪有那么多机动兵力?
二十四日。
天气晴朗。
杨辰亲率第一、第四军到达太原城。
历时三个月,河东大会战,胜利结束。
辽军先后折损近五十万兵力。
当然,辽皇是不会承认的。
他统计战损,一般不会把汉儿军算进去,连抚恤金都免了。
可不管朝廷直属的草原铁骑,还是西京骑兵。
巨大的战损也让辽国伤筋动骨,哀鸿一片。
没有十年的以上的休养生息,辽国很难恢复到鼎盛时期。
草原人口是有限的。
死掉那么多丁壮,只能期待下一代娃娃长快一些。
杨辰的明军不降反增。
如果算上井陉和武安留守的一个师。
他麾下的具甲骑兵足有三十二万多。
骑兵打步兵,足以一挑五,甚至更多。
因为,骑兵的消耗就是步卒的五到十倍。
而杨辰的具甲骑兵,面对一般的辽军轻骑,一挑二三都没问题。
这还是新兵蛋子太多,骑术、战术远远没有达到他理想中的标准。
此时的明军,盘踞河东,却足以单挑一国。
放眼天下,能跟明军一战的对手,已经不多了。
不过,杨辰眼前,还有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五军邱若素带着上千亲卫骑兵返回太原。
跟着她同路而来的,还有两千装束迥异的铁甲骑。
杨辰亲率太原城一帮文武高官前出十里迎接。
不可谓不隆重。
“啪!”
邱若素跳下战马,干净利落的敬了一个军礼。
“我部完成既定作战任务。”
“第五军军长邱若素,拜见长史大人!”
杨辰笑吟吟地还礼道。
“不错!”
“我明军的花木兰回来了。”
“巾帼不让须眉啊!”
在这个时代,还真有一位流传甚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