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廷初立 (第2/3页)
谁看得上?
表面上,江北的政权比封丘的司马锐朝廷矮了一级。
但知道内情的官员和军将们都反应平淡。
反正朝廷管不着咱们就对了。
有啥好计较的?
海澄和魏长青是自请离职。
他俩需要给王府军一系的人腾位子。
司马锐倒是不好明着赶这二位下台。
就他个人想法,还是挺看重魏长青和海澄的。
但人一旦登上高位,有些决定就身不由己了。
苗人龙当了兵部尚书。
另一个叫汪择贵的,顶替了海澄的刑部尚书之职。
韩中富的户部尚书,就是谁都难以取代的了。
他那个性子和作风,把钱袋扣得紧紧的。
没有哪个皇帝不喜欢。
就算他想辞官回家,司马锐也绝对不会同意。
开什么玩笑?
大晋银庄八字还没一撇呢?
你走什么走,干到死的那一天再说。
魏长青和海澄一人得了个公爵封号,就主动请辞。
这回,两人带着一家老小跑来邯郸,是不打算走了。
司马锐倒也大方,没有使袢子。
天下人都看着呢!
这俩老臣,在对辽大战中居功至伟。
你可以以年纪太大的借口,让他们回家恩养,却不能阻止或者加害。
其实,海澄不到五十岁,在仕途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杨辰和司马飞燕当然是大大的欢迎。
魏长青确实年纪大了,身体再好也顶不住岁月煎熬。
江北明廷也没有六部的说法,直接给了他一个监政的职务。
虽说类似个总顾问的职务,但权利很大。
魏老几乎所有地方都能去,很多部门都能过问。
他的儿子魏炳元,之前就是大晋的兵部右侍郎了。
仅仅比如今的河北路总管张叔平低一点。
这次,杨辰直接任命他为大同路总管。
大同府城还没打下来。
但不影响魏炳元走马上任,原来的四个州还等着他去管理呢!
海澄是个干吏,摇身一变成了江北明廷的民政部部长。
暂时下辖商业、工业、营建、税务、治安、教育、政务、司法八个司。
堂堂的大理公主段雁风都得听他调遣,不过当了个商业司司长而已。
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