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眼红 (第2/3页)
大晋新朝廷已经吵成一锅粥了。
三个路,得减产多少?
虽说这些地方都经过了***的杀戮,人口减少很多。
但加吧起来还是过了一千万。
单单是每人头上补贴半担粮食,就足以吃穷司马锐的小朝廷。
这还没算欠下的税粮呢?
于是,就有人在朝堂上出馊主意。
河北,河东可是大丰收啊!
借粮呗!
据说,这条情报传到寇确面前,老寇竖着斗鸡眼,唾沫横飞足足骂了一个时辰。
说的好听。
借了你们会还吗?
你们随便找个赈济灾民的借口,咱们都不好意思摧着要。
现在,咱明廷虽说尊你大晋为正统,实际上是各管各的。
跟两个国家没啥区别。
你有困难,咱们理解!
缺粮,就花钱买呗!
咱们出动百万大军,打辽国,不是在为中原人出气么?
灭掉草原强敌,等于解除了中原的危机。
可不仅仅是便宜咱们明王廷。
你大晋不得躲在背后偷笑啊?
马毅刚皱着浓眉,他看到了大晋朝的奇怪应对。
放开黄江,运河防线?
啥意思?
让老百姓随意渡江,渡河,跑过来吃穷咱们?
这也无所谓。
我们新得了这么多地方。
就算已经安定了一年两年的河东、河北路,人口也没恢复到鼎盛时期。
就更别说大草原上,辽东那些新建的城镇了。
地广人稀,再多的人口都吃得下。
不过,粮食咱们不缺,可安置难民不仅仅需要钱粮。
随之而来的管理,才是***烦。
好吧,这些就让海澄的民政部去头疼。
大晋的黄江水军频频刺探北岸是几个意思?
如今,刘志的水军已经改名海军了,规模相当于四个师,十万人。
但留守飞燕城的只有周铿第二师,监管着沁水、黄江丹水河口到大名运河一带好长的水域呢!
第三师管着自大名到幽燕之地的粮草、武器辎重的运输。
还有一部分需要巡视黄江下游。
第一师全部出海了。
明王杨辰钦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