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朱元璋震怒:该杀! (第2/3页)
朱元璋听见这话,眉头皱的更紧,显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思考了片刻。
他看向方修,沉声道:“你刚才告诉咱,有三点漏洞,再给咱讲讲另外两点。”
方修端起茶杯,润了润喉咙,继续道:
“其二是咱大明的税收由地方征收,一般是由粮长和里长办理,即所谓的民收民解。
地方上征收后,一部分解往朝廷,剩下的则是留在地方,用作维持官府运转的资金。
而咱大明的税收中,田赋占了七成,夏秋两季皆是以实物的方式征收,运抵朝廷,中途不知道有多少损耗。
这些损耗有一部分是真正的损耗,还有一部分则是落在了某些人的口袋里。
如此一来,即便是陛下想查也查不出什么,因为这运输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
损耗的多,损耗的少,朝廷也无法求证。
这些损耗最终也还是要落在百姓的头上。”
朱元璋听了,眉头皱的更紧。
第一个问题,他还能想到降低百官的俸禄。
第二个问题,他却是一点办法都想不出来了。
毕竟。
方修说的没错,运输的损耗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咱总不能派一批人,时刻盯着粮长和里长吧?
朱元璋冥思苦想了片刻,悠悠的叹了口气,声音有些疲惫。
“再给咱讲讲这第三点吧。”
方修看了他一眼,沉声道:
“其三,古往今来,宗室、百官、勋贵以及功名在身者可免征相当一部分的田赋,咱大明也不例外。
按理说,这些人要为朝廷效力,无法如农户一般下田种地,免征乃是合情合理的。
只是,这一制度却给了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极大的可乘之机。”
朱元璋看向方修,问道:“啥可乘之机?”
方修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臣请问陛下,若陛下是农户,有士绅找上陛下,要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您的田地,并且承诺,三十年内,所种出的粮食,不用上缴一分,您会如何做?”
朱元璋思忖了片刻,道:“让咱三十年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