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读书不成成良医 (第2/3页)
到府城了。”又向船娘打招呼说多烧四个人的饭菜,曾公子一家要在船上一起用夜饭。
这纸商是个热心人,曾渔连声称谢,潦倒困顿时才更觉这种古道热肠的可贵,曾渔道:“多谢夏朝奉盛情,只是在下到县城还有点事,不敢耽搁夏朝奉。”
夏楮皮道:“若是耽搁不久,那就不妨事,反正都是明早赶到府城,我让船家泊在县城南门等你,如何?”
曾渔喜道:“多谢多谢,在下是想到西山拜访吕翰林,不须耽搁太久。”
吕翰林在永丰县可谓家喻户晓,吕翰林姓吕名怀,字汝德,自号巾石,本县泉波乡人,嘉靖十一年壬辰科二甲进士,选翰林第一,历任兵、工二科给事、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主管南京翰林院事,因不肯阿附首辅严嵩,十年前辞官回乡,筑屋县城西山,专心做学问,经史诸子、天文音律,无不精通,在广信府乃至整个江西省儒林都极负盛名——
夏楮皮一听曾渔要去拜见本县大乡绅吕翰林,肃然起敬,能与吕翰林交往的那可都是士绅名流啊,说道:“曾公子只管去,我老夏等得,等到明天都无妨。”
西边天际霞光暗淡下去,天也很快就黑下来了,到天色全黑时,船就到了县城南门码头,夏楮皮和曾渔一家也用过了夜饭,夏渚皮将船上的一盏灯笼给曾渔照路,曾母周氏不知儿子去找吕翰林何事,从没听说儿子认得那吕翰林啊,悄声询问,曾渔道:“儿子以前见过吕翰林,这回要到府城谋事,求吕翰林写封荐书,娘放心吧,儿子很快就回来。”
小奚僮四喜接过船家的灯笼准备随曾渔去,曾渔吩咐他留在船上侍候,但曾母周氏定要四喜跟着曾渔,若是晚回来也好让四喜先回个话。
四月末的夜里虽然没有月亮,但星星很繁密,午后那场大雨把天幕洗得极干净,所以星星才会这般璀璨,那灯笼的光亮反而碍眼,曾渔干脆让四喜吹灭灯笼里烛火,主仆二人在星光下走得甚为轻快。
四喜问:“少爷什么时候认得吕翰林的,四喜从没听少爷说过。”
曾渔笑了笑,说道:“十年前就认得了,那年吴县尊办神童宴,本地知名乡绅也应邀参加,那时我见过吕翰林一面。”
四喜“噢”的一声,心道:“这么说少爷与吕翰林没什么交情啊,吕翰林会见少爷吗?”
南门码头离西山不过三、四里地,脚程快一刻时便到,去年曾渔与同学到西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