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将远行 (第2/3页)
曾渔见这汉子眼熟,记起是严世蕃的随从之一,曾经教过他骑马,当即相认、还礼,心道:还是逃不脱严世蕃的魔掌啊,严世蕃到龙虎山当然不是为我而来,应该是另有他事,若不是大门那副楹联,严世蕃可能都已经忘掉我了,这还真是福兮祸所倚,张大真人的六十两银子的润笔费不好拿啊。
广信知府林光祖惊讶道:曾生,这事我从未听你说起过。
曾渔便简略向林知府说明了情况,又道:晚生原以为严侍郎只是一时戏言,晚生年少学浅,难当严大公子伴读的重任,所以未敢对人宣说,不料严侍郎竟真来召唤晚生了。
林知府展颜道:严侍郎是巨眼识才,曾生不必过谦,既然严侍郎爱你之才学人品,要你给严大公子伴读,那你就赶紧去吧,府学张教授那边本府自会为你告假,只管去。又问磬云道人严世蕃还在上清否,他也要赶去拜会。
曾渔一听林知府这知话,就知道这位林知府与清廉耿直的吕翰林不是一路人,林知府热衷仕途趋炎附势啊,这也难怪,严氏父子权倾朝野,奔走门下的官员不计其数,记得后世读过的后一篇宗臣的《报刘一丈书》,里面写的那些官员为了能得到严嵩的接见那是削尖脑袋往严府钻啊,得到严嵩的片言赞许,就欣喜若狂,到处对人夸耀——
曾渔心道:现在严世蕃派人来请,林知府也敦促我赶紧动身,看来这严府伴读我是当定了,可怜我才刚安定下来,过了两天悠闲日子就又要上路,驿马星动,生活在路上啊。
林知府让曾渔回去准备一下,明日午前就随他一起去龙虎山上清镇。
知府大人的话不容辩驳,曾渔只好回北门外宅子向母亲周氏说明这事,周氏并不关心严嵩父子是忠臣还是奸臣,谁对曾渔好谁就是好人,对于儿子能得当朝首辅之子的赏识周氏还是很高兴的,能给严大公子做伴读是件好差事,就是分宜离此太远了,但既然严家派人来请,那不去是不行了——
见曾渔有些愁眉不展,周氏便安慰儿子道:小鱼你不是说要寻个馆当塾师吗,现在去严阁老家做伴读也不错,你不用担心娘和妞妞,这里离若兰家近,凡事也有个照应,你尽管去就是,你是男儿,是要谋生活的,不能坐吃山空,娘虽然舍不得你远行,不过总把你留在身边是不对的,你去两、三个月,过年就能回来,也不算太久,不要忧心。
曾渔点头称是,连夜赶去吴村见吴春泽,拜托吴春泽隔三岔五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