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日子还长 (第3/3页)
吻他的额头,「哥哥,六点半了,起来吃吧,晚上我们早点睡。」
吴楚之凑过去亲了她一下后,便笑着起了身,拥着她让她踩着脚,两人幼稚的一二一往餐厅走去。
萧玥珈咯咯略的笑着,这是她最爱的游戏。
在她看不到的上方,吴楚之对着庭院苦笑了一下。
睡了整整两个小时的「午觉」,这对于自己来说,太罕见了。
这段时间的疲劳是一回事。
主要还是昨晚被小妖女折腾得不轻,后面自己完全是靠着念佛支撑过去的。
这么想来,全场90分钟零射门的华国男足其实也挺难的。
三菜一汤,其中两个是卤子,一盆面条,标准的打卤面配置。
望着桌上的餐食,萧胡珈有点毅然,「在我们北方,过生日要吃面的…………」
未尽的话语消失在两人的亲吻中。
半响,两人才分了开来,萧玥珈捶了撞他的胳膊,嘟起了嘴,「面都快黏糊了!「
吴楚之嘻嘻哈哈的拥着她坐了下来,表示秀色可餐,其他的都不重要。
满明功羞恼的起身,瞪了顶得她心慌的小吴一眼,而后为他盛起了卤子。
她做的齿子是番茄鸡蛋和青椒肉丝,然后一个清炒小白菜,一个紫菜蛋花汤,都是家常菜。
「第一次做饭,如果不好吃你多担待。」
在萧瑚瑚紧张却又期盼的眼里,吴楚之没有客气,接过面碗便吃了起来。
嗯…………
他咀嚼了一会儿,笑着给出了评价,「马马虎虎,火候还需要多练练。」
这个评价不算赞美,却让萧阴珈的嘴角翅了起来。
毕竟,她是吃过吴楚之做的菜。
在她眼里,吴楚之做饭的味道,与酒店的大厨相比也不遑多让。
吴楚之这样直白的评价,显得很真诚。
「我再多练练。」
萧玥咖笑咪昧的坐了下来,捧着碗乐滋滋的吃着。
总算没有白费她这一个月每天回家洗手作羹汤的辛苦。
看来自己还是能够下得了厨房嘛!
吴楚之很想回一句「不用的,莞莞会做就行了」,但担心这句话一出,今晚只能跪榴莲。
从心还是从肾,这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
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古便是夫妻相处之道。
「走走消消食?」洗完碗的吴楚之,手在帕子上擦了擦,扭头望着正在调酸梅汤萧玥珈。
「好呀!等等我,只差最后一步了。」
说罢萧玥珈便是一把桂花酒在盆子里,而后蒙上一块纱布直接放在了冰柜里。
吴楚之微微一笑,其实这样的生活习惯挺好,食物是需要趁热放进冰箱的。
只是费点电而已,但是好处显而易见。
细菌在常温的情况下就会一直滋生,也就是说,饭菜在室内放的越久,细菌就越多。
两个人,乃至两家人要想生活在一起,生活习惯步调的一致也是很重要的。
否则在调整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阵痛与争执的发生。
其实晚上的什刹海挺热闹的,不仅仅是因为一整条街的酒吧。
与萧玥珈的这座四合院隔「海」相望的,便是烟袋巷、南鼓锣巷这样燕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
这也是最具老燕京风情的街巷之一。
南锣鼓巷周边的胡同里,坐落着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旧时曾有许多名人雅士在这里留下痕迹。
这条南北走向不到千米长的小巷子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吴楚之和萧玥珈并没有去沿着什刹海漫步,而是来到了这条老巷子里闲逛着。
夜色中的南锣鼓巷,被各种装满潢精美的文艺小店的灯光所点亮,吸引着许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街边时髦的小酒馆里,不时传出阵阵醉人心弦的小调,酒馆里的游客或一人独酌,或二人对饮,或几人小聚,看上去非常的闲逸。
除了街而上来来往往的游客,巷子里的居民们有的悠闲下棋,有的摇把蒲扇看看穿梭在胡同里的人群,这样鲜活的生活气息,让南锣古巷更显出多元包容的特点,也正是这份包容感,让众多游客沉浸于此。
这也是萧玥咖愿意没事就住在那座看似冷清四合院的原因。
不仅仅是小女生的那种‘王妃,的遐想,更多的是,其实看似冷傲的她,非常喜欢热闹。
喜欢热闹,不喜欢吵闹,闹市中希冀一份安宁,这就是典型双子女的矫情之处。
当然,吴楚之这个典型双子男也是一样的。
路过银锭桥的时候,兼瑚珈有点遗憾,「哥哥,应该早点出来的。
黄昏时候的银锭桥,是最美的时候。
站在桥上西望,碧波、绿柳、霞光、扁舟点缀其间,远处的群山依稀掩映,构成一幅诗情画意的宁静画卷,这便是「燕京小八景」之「银锭观山」。
小月牙儿此时遗憾的是夜幕降临,夕照远山是看不见了。
在她的讲解里,吴楚之笑了笑,「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萧玥珈闻言一怔,嘴角翘了起来。
是啊,日子还长。
……
【推荐票】通道
【月票】通道
看《重燃回首已三生》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
为您提供大神长卿还成都的《重燃回首已三生》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175章 日子还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