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李氏双姝 (第2/3页)
了。”
李孟氏见夫妻俩都这般谦逊,便笑着打趣道:
“你们夫妻也不用小心翼翼,她说的这些,你们都是当得起。”
众人闻言,自都露出善意的笑容。
李婶娘也笑了笑,又让出身旁两个姑娘,道:
“这是你们两个妹妹,纹儿绮儿,还不见过冯家哥哥嫂嫂。”
两人路上和李孟氏已经见了,此时听到母亲介绍小夫妻,便连忙上前相见。
一对标致人儿,各自福了一礼,柔柔的道:
“哥哥嫂嫂好。”
李纹、李绮都是十四五岁的花季少女。
本身长得就极为标志,又有些温婉的书香气。
看着文气十足,但又青春洋溢。
让人见了只觉赏心悦目。
小夫妻见此,连忙还礼。
冯一博自然不好多作评价,倒是宝钗笑着夸赞道:
“两位妹妹真是天仙似的人物,冷眼瞧着和珠大嫂子有几分仿佛,一眼便知是诗礼之家出身呢。”
两人当面被夸,不由都有些害羞。
不过毕竟是大家女子,闻言落落大方的又是一礼,口中道:
“嫂子过奖,我们哪及嫂子万一?”
“我们姐妹不过蒲柳之姿,倒是冯家嫂子秋菊春松,让人羡慕。”
两边几人各自寒暄几句,李孟氏将尤氏姐妹、妙玉、香菱几个妾室也简单介绍了下。
等两边都一一见过,李孟氏才又招呼众人坐下。
李婶娘刚一坐下,就想起宝钗刚提起李纨。….便好奇看向李孟氏,问道:
“大嫂,我们许久未见宫裁,她和兰哥儿可好?”
李孟氏闻言,笑着回道:
“劳你还念着她们娘俩,我们到了都中后,她和兰儿倒是常来这边。”
说到这里,她轻轻一叹,才继续道:
“唉,只是最近又是国丧,又是贾府的丧事,想必一时半会儿抽不出身再来。”
李婶娘才从江南过来,显然不知贾敬的事。
她闻言有些诧异,口中犹豫道:
“是亲家那边……”
李孟氏见她误会,忙解释道:
“不是荣府,是宁府那边的大老爷殡天,前几日已经发送了。”
李婶娘一听不是李纨那边,倒是微微松了口气,随后又叹道:
“说来我倒是该拜访一下宫裁府上的长辈,来的时候和他家大房的亲戚们同路,倒是帮衬不少。”
“哦?”
李孟氏闻言一愣,疑惑道:
“荣国贾府的亲戚?”
李婶娘点点头,从头讲道:
“我们娘仨从老家出来,也包了艘女船,但毕竟都是女人,赶路多有不便。”
“不曾想,到了码头正好遇到两拨人停靠,交谈之下发现竟都是荣国的亲戚。”
李家是金陵大族,自然不会让三个女人独自上路。
因恰好遇到这些老亲,族人才回去了。
只留了一应丫鬟婆子跟着母女三人。
“其中一个,是荣府大房公子的内兄和嫂子,王家大房的人。”
荣府大房公子,指的自然是贾琏。
王家大房,正是王熙凤家那一房。
她上面还有个兄长名为王仁。
王家的爵位到王熙凤的上一辈,就已经没得袭了。
因此进士出身的王子腾便成为一家的主心骨。
先是成为王家的族长,随后入京为官。
还坐上了京营节度使之位。
如今又步步高升,自不必多言。
而大房留在金陵族中,守着家业过活。
只王熙凤这个女儿嫁到了贾府,才来了都中。
现在王熙凤已经“仙逝”,也不知王仁来都中要做什么。
“还有一个,是大房夫人的兄长,邢家的大爷,和他家的女眷。”
她说的邢家大爷,是邢夫人的兄长。
邢家的庶长子邢忠。
“两边一说,原来都是亲戚,就同路来的都中。”
事情就是这么巧。
邢夫人的父亲,早在邢夫人未出阁时就没了。
邢忠就在那时分家别过。
如今落魄得过不下去,只得来投奔掌着邢家家业的邢夫人。
除了邢忠这个庶长子,邢家有姊妹三个。
还有一个嫡子邢德全。
邢夫人出阁之时,除了分出去的邢忠。
其他姊妹兄弟尚且都还年幼。
她就依靠嫡长女身份,一直把持邢家的一应家私。
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