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春闱意气发 第三百二十九章 愿人人如龙【加更400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九章 愿人人如龙【加更4000】 (第3/3页)

天大的好处。

    即使他和冯一博一样,不想利用两人的情谊。

    但在大义面前,刘正又答应在前。

    最终的选择可想而知。

    等将冯一博骗过来后,他就自觉无颜面对这个朋友。

    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是,冯一博却又提议让他旁听。

    正在他满心愧疚的时候,就听到了冯一博的主张。

    刘正顿时忍不住出声。

    冯一博说的,正是他所向往的。

    人人如龙的这个“龙”,出自《周易》。

    《周易》有云:君子如龙。

    这个龙,正代指君子!

    “一博,很多人说我从你那里捡了个便宜状元,但我一直颇为自负,从没把这些话当回事。”

    刘正先声援一句,又一脸愧疚的说起了前事,

    他满腔的歉意已经无法言说,才会重头说起。

    可眼下的情形又不容他多说。

    最后,他的千言万语化作一叹,道:

    “今日听你所言,我方知自己和你的差距。”

    这番话,代表他认输了。

    面对冯一博这位挚友,他以前一直想证明自己。

    可现在,无论是大义,还是小节。

    他都输得很彻底!

    他心中有大义,却未做出什么真正利于国家的事。

    还为了这一次的“大义”,失去了他仅有的“小节”。

    这一刻,刘正只觉得自己已经没脸再和冯一博做朋友了。

    而冯一博朝他笑了笑,又摇了摇头。

    显然是在示意他,不必介怀这些。

    而另一边,看着徒弟声援时神采奕奕,现在又垂头丧气的模样。

    张松越心中顿感烦躁不已。

    感觉好像自己养的好白菜,被猪拱了一下。

    他抿了抿唇,似乎动了真怒。

    “你要兴公羊?”

    “是,也不是。”

    冯一博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还道:

    “程朱也好,公羊也罢,于我来说没什么两样,都是圣人之言的一种解读罢了。”

    “程朱”自然指的就是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

    而公羊学派则是儒家的一个分支,其代表人物为汉代的董仲舒。

    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尊王攘夷”。

    冯一博所作所为,还有刚刚所言。

    都充斥着“攘夷”二字。

    很多人以为,汉代尊的儒和之后的儒是一样的。

    实际上,汉代独尊儒术,尊的可不是程朱理学。

    而是最为铁血的公羊学派。

    宋代才出现的程朱理学,在它面前就是孙子辈的。

    但时移世易,公羊学派渐渐式微。

    大魏如今官方考试,考的都是朱子批注的经典。

    如:《四书章句集注》。

    可见程朱理学在大魏的地位。

    此时听到冯一博竟敢点评程朱,张松越真的怒了。

    “胡说八道!”

    他“啪”的一拍桌子,怒斥一声,又道:

    “不尊程朱,不屑圣人之言,你这是要离经叛道吗?”

    这样的帽子一旦扣上,永世不得翻身。

    “老师息怒,其实我也不是离经叛道,反而尊儒重道。”

    冯一博闻言,却不由哂笑,又道:

    “只是,孔圣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又所著经典无数,都是微言大义,随便一句就包罗万象,实在不该以一言而蔽之,而是应该全方位思考。”

    张松越一听,对方并非不遵儒术,而是要广纳儒门之言?

    这涉及的可就太多了!

    只正统儒门,就有八派之分!

    不对!

    他反应过来,皱眉道:

    “儒家八派,并无公羊!”

    孔子死后,门下众多弟子分为了八派。

    其中不少还都已经失传。

    还在流传的,也是流传最广的,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以仁为本”的孟氏之儒,代表人物是亚圣孟子。

    很大程度上,宋以后的儒家多是他的传人。

    另一个则是“礼法并治”孙氏之儒,代表人物是荀子。

    他的思想,在秦朝时期最为盛行。

    韩非和李斯都算是他的传人,只是这两人并非儒家。

    和儒家正统的八派比起来,公羊学派只是一个小分支。

    并非这八派的任何一派。

    但是……

    “可儒家兴盛,始于董子。”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