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意气发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八条建议,配合默契(终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八条建议,配合默契(终了) (第3/3页)
这话若是正常听着,像是让他们去守陵。
可在宫中日久,小李子如何听不出其中的杀意。
他心中微微一动,就明白这是太后再向他要投名状了。
夏秉忠对他有知遇之恩,却也不妨成为晋升的阶梯。
他明白,这个时候稍有犹豫就会被人替代。
因此,小李子只微微抿了一下嘴,就恶狠狠的道:
“太后放心,小的一定把这事办好!”
「第六,后宫你也要握在自己手里,六宫太监都要换成自己人。
尤其夏秉忠,他对我们的事知道一点,万万留不得。」
元春想到冯一博的话,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又补充道:
“这事别让太多人参与,最好你亲自去办。”
小李子一愣,心中有些疑惑。
不过,六宫都太监的位置就在眼前了!
他连忙举手朝天一指,作起誓状,郑重道:
“太后放心,小的办事定然干干净净!”
等小李子下去,元春又让人将抱琴叫来。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早就情同姐妹。
就连进宫当女官,都是带着一起来的。
“抱琴,这宫中我唯一能完全信任的,也就只有你一个了。”
听到元春的感慨,抱琴忙劝道:
“太后……”
元春摆了摆手,打断她道:
“无人的时候,可以像从前一样叫我姑娘。”
抱琴闻言,顿时有些动情的道:
“如今姑娘已经贵为太后,以后咱们主仆就什么都不怕了。”
元春简单的一番推心置腹,就让抱琴想起主仆俩这几年受的诸多委屈。
随后,两人又一起抹了会儿泪,来了一场忆苦思甜。
等擦干了眼泪,元春才说起正事。
“稍后我会下一道懿旨,以和荣府走动的名义,让你可以随时进出宫门。”
若非她的身份敏感,出宫一趟的礼仪太过繁琐。
元春都想自己出去走走。
都已经是太后了,和娘家走动一下谁还敢说什么?
抱琴刚点点头,却听元春又道:
“等我让你出去的时候,就去一处地址,代我往来传信。”
见抱琴有些惊讶,元春又忙叮嘱道:
“此事除了你我,绝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哪怕我母亲和祖母她们也不行。”
宝琴忙用力点头,连道:
“姑娘放心!我晓得轻重!”
「第七,你要安排信得过的人和我保持联络,等我回去就安排一处隐秘的地方传递信息。
到时候,你让人到宁荣街后二里远近的小花枝巷。
在南面的拐角处,下数第三块墙砖下传递消息。」
这可是冯一博从谍战剧里学到的信息传递方法。
从宫里去荣府,正好经过小花枝巷。
街角的宅子,就是贾琏以前买外宅。
如今没有了王熙凤的管制,那里也早就空置了下来。
只要冯一博开口,将那里要来都不是问题。
但没有特殊情况,他也不用开这个口。
真有什么事,还可以顺势让贾琏顶锅。
街角处视野开阔,能看见两边是否有人。
而选择的位置高了矮了,都容易被人看到或踢到。
下数第三块墙砖最好不过。
这边安排好了联络员,元春才得空去看看孩子。
宣治帝刚刚醒过来,就长开小手让她抱抱。
“母亲,母亲,呜呜呜!”
刚睡醒还有点闹觉,宣治帝喊着喊着就哭了。
元春上前一把抱在怀里,哄道:
“不哭不哭,你如今已经皇帝了呢!不能总是苦闹,让人笑话。”
宣治帝哪里有心情听这个?
他一个劲儿往元春怀里钻,想要找奶吃。
奶嬷嬷这时忙伸手,接过来给宣治帝哺乳。
抱琴听到元春的话,就在旁劝道:
“陛下虽然已经是皇帝了,但毕竟还年幼,太后这样说,陛下也不一定听得懂呢!”
“唉!”
元春自然也明白,可见此情形,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声。
随后,也不知是和宣治帝说话,还是在自言自语。
她的眼神逐渐飘远,口中喃喃道:
“下次朝会,本宫就定下太师和太傅……还有少师。”
太师和太傅,大概率是陈勤之和李守中两个。
这算是景顺帝留下的惯例,基本没有什么争议。
至于少师,此前并没设过。
元春之所以提起,无疑是给某些人准备的。
说到这里,她的嘴角不由微微上翘。
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一脸宠溺的看着宣治帝,还呢喃道:
“到时候,可一定要跟着他好好学,为娘也就不用担心了。”
这话看似有感而发,实则也是冯一博最后一条建议。
「第八,你们娘俩注意身体的同时,也不要把他娇惯成宝兄弟那样。」
哼!
宝玉被娇惯,又不是本宫的错!
竟然觉得是本宫教不好?
那你这个当爹的,就担起责任。
自己教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