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扎根在当下 (第2/3页)
有?”
王先生满脸微笑,侧耳倾听。
二零零八年,华夏的电力总供给在34334亿度电左右,北加州太阳能公司的五平方公里太阳能电站,每年最多供应一百亿度电,远远解决不了供需矛盾的问题。
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这些电力供给,多少能满足一些地区的电力需求。
只是,对方总不会跑到荒无人烟的西北地区,在那边安营扎寨吧。
从西北输送电力到内地,他们哪里还有利可图?
算来算去,他们想要利润最大化,最好的建设地点就是在沿海一带。
这些地方日照充足,太阳能年照射量庞大,是唯一可以选择,降低电力损耗的地方。
那他们的打算是.
“王先生,我们想先要一块地,十平方公里的地!供我们建设太阳能发电站。”
“而且,我们希望就在沿海一带,据我们考察,沿海一带是华夏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消费能力强,电力需求旺盛。”
“我们产生的电,无需进行远距离输送,就能在当地销售一空。”
果然不出他所料,托马斯开口就直言不讳的,表明了北加州太阳能公司,打算在沿海一带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想法。
王先生脸上始终面带微笑,但心中却很为难。
东南沿海确实非常非常需要电力供应,别说五公里、十公里的电站,就是两百、五百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发电站,所有的电力也能全部消化。
问题是地啊!
北加州太阳能公司,要是选择在西北地区,那他们想要多少地皮,都能够批给他们。
那里地广人稀,渺无人烟,荒地多达上百万平方公里。
托马斯他们就算是占一平方公里,再空一平方公里,都没有一点问题。
可是沿海一带就不同了。
托马斯他们看到了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这自然没有错,用来投资,也确实很适合。
可也正是因为经济发达,临近出海口,交通便利,最初来到华夏投资的外资企业,基本上都选址在那里。
长三角、珠三角,哪里还有这么大的空地,给托马斯他们用来建设太阳能发电站?
当然,你非要说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
但那是留下来的农业耕种区,这些都是从工业占地中,硬咬牙缝扣出来的。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