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馆中馆六甲 (第2/3页)
其他小路,或者称不上路的地方可以进山。
狄安娜点头,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表妹,穿过人群,拐进一条小胡同,七拐八拐。走了十来分钟,来到另一条街道,这是条横向的街道,道的那一边,没有路灯,黑乎乎的。看起来像是稻田,不过里面有人,正在沿着白色的“路”行走,白路向前延伸,消失在山脚下,果然是进山的小道。路上走着的,应该是附近知道这条路的居民。
我们穿过铺装路面,下到白路上,两侧是水稻田,青蛙呱呱地叫着,声音很大,跟华夏的青蛙叫声倒是一样,可能是震前预兆之类,路面是水泥的,很平坦,但是只有一米多宽,汽车无法上来。我们仨跟在几个提着大包小裹的居民后面走,那几个人里有老弱,走的很慢,我便和表妹主动上前,帮他们背包,借机打探山上的情况。
这座六甲山原来有人居住。但现在已经被开发成一个旅游胜地,把居民都赶下了山,只保留原本的寺庙等建筑,其中最大的景观,不是六甲山本身,而是站在山上看神户港绝美的景色。这里看到的夜景被称为“000万美元金不换的夜景”。
进了山,有石阶山路,这边的海拔已经不低,回头远望,可以看见大面积的灯火通明的神户市区,林间空地,几乎都已经被帐篷占据,居民们有的点着蜡烛,有的开着小应急灯,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低声说着话,要不是因为知道将发生地震,还以为他们是来参加夏令营的呢
我们仨当然没有帐篷,一同上山的那几个居民找到一处地方,从大背包里展开帐篷,邀请我们和他们一起在这里过夜,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带着表妹和狄安娜继续往山上走。沿途一路打听那个“馆中馆六甲”的地址,岛国人不知道是白痴还是路痴,一直告诉我们“往上走就是了”,走了将近一个小时,都快到山顶,没几个岛国居民爬这么高来避难,偶尔遇到的岛国人,还是告诉我们往上走。
去他妈的,走累了,我坐在石阶上休息,回头看神户港,确实很美,主要是灯光,各种颜色的灯光裹在建筑外面,绚烂多姿,每一栋建筑,每一块角落都很漂亮,有的肃穆威严、有的灵动活泼,还有的婉约暧昧,不同的元素,凑在一块效果异常和谐,就像是一位现代艺术家,以整个神户港为画布,勾勒出的光影作品一样。
但我无暇欣赏美景,掏出手机,电话依旧打不通,却可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