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比武招女 (第3/3页)
来投军,军营里一片蒸蒸日上。
-------------
莫紫萸也找到了自己在这一世的意义——把这些相对先进的战法带来,帮助这里的人们找回和平安乐。
她的眼里时时地闪着自信而明媚的光。
这光,让温若愚和温不苦为之眩目,却让宣六遥更加沉默。
-------------
莫紫萸仍穿回了简单实用的男衫,半长的乌发随便地往头顶一扎,像条马尾似的垂在脑后,耳坠、簪子一样不留,走在军营里飒飒爽爽、䧳雄莫辨。
常常地,宣六遥的眼里落入她的身影,他的视线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她,直到消失。
她带人在慧州城里的县衙门口搭了一个擂台。
擂台上,胡不宜挽着双髻,扎着粉色飘带,穿着粉嫩衣裙,把双判官笔舞得密不透风,几个陪练的兵士一个接一个地被她踢下台,又一个接一个地爬上台继续跟她打,累得呼哧呼哧,疼得吱里哇啦。
擂台的四侧粘着大红纸牌,上边用黑墨写了字。
一侧是:女子顶半边;一侧是:保家卫国;一侧是:参军光荣;一侧是:温家军招女兵。
莫紫萸坐在一张长桌后,一边向过往的路人发放招女兵的传单,一边接受她们的询问。她穿着男袍,扎着马尾,却又别出心裁地在眼角抹上浅红色的胭脂,既清爽,又透出一丝女子的柔媚,她和擂台上的胡不宜吸引了众多围观。
第一日,看的人多,问的人少。
第二日,问的人少,看的人多。
第三日,看的人少些了,问的人多些了。
第四日,看的人跟昨日差不多,问的人又多了些。
第五日、第六日......
直到第十日,只有一个死了丈夫、没有子女、在夫家饱受排挤的小寡妇秋岁报了名。秋岁才二十出头,个子比一般女子要高些,长手长脚,脸方嘴薄,一看就是个脾气不好惹的。
秋岁说:“莫姑娘,我知道城里的小寡妇、小孤女都住在哪儿,我替你上门一个个说去!”
简直就是上天派来的救兵。
莫紫萸准备收了擂台,反正这十日免费的杂耍已经让城里的百姓们看够了,再看,也只是徒费被胡不宜踢坏的兵士罢了。
“等一下!”
台下围观的人群里传出一声清亮的呼喊。
一个十一二岁、穿着精致的小姑娘穿过人群,走到擂台边,她的身边跟着一个只有她一半身量高的小孩。那小孩穿着宽大的灰衫,背上斜挎了一根碧绿的竹竿,头上戴着一只罩了面纱的笠帽,没有穿鞋,因为那双脚不似人的脚,细细长长,长满了黄毛。
再往上看,他的手背上,亦是长过寸许的黄毛。
像只猴似的。
小姑娘长得唇红齿白,颇是标致,说出的话却不是很客气:“台上的小丫头,不知敢不敢跟我的孙小空比试一番?”
胡不宜此时已经有些乏了,正坐在擂台的一角东张西望,她看了好几眼,才看到在斜对面的台下,有个小姑娘仰着头,露出一双清亮乌黑的眼睛在望着她。
想来就是她在说话。
莫紫萸听着喊声已经走了过去,她看看小姑娘,又看看她身边站着的小半人高的笠帽小孩,有些疑惑:“姑娘尊姓大名?”
“怎么,没有名字不好比试么?”
“倒也不是。只是你家大人知道你来打擂台么?”
“家父家母都在京城,这边我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