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略他姐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略他姐姐 (第2/3页)

,人们都聚在家里或其他公众场合举行最后一次合法的的“借别酒会”。一位议员在晚餐会上留下了丑国历史上一句著名的语录:“今天晚上是丑国人个人自由被剥夺的前夜。”在高压之下,丑国人开始发挥自己的智慧,想尽一切办法弄酒来喝。比如说,当时教堂的圣餐还提供葡萄酒,所以一时间教徒倍增,分外虔诚。之前也说过,禁酒令还允许医生持处方在药房购买药用酒,于是药房变成私酒买卖场所。尤其是药用威士忌成了神药,不管啥病,病人都需要威士忌。这个年代,威士忌可以治疗从牙痛到流感,从发烧到脚气等一切疾病。当然,病人也不能无限制购买。不能酿酒的葡萄酒厂开始推出浓缩葡萄汁和麦芽原料等,为了表示清白,还会在包装上列出“葡萄汁溶解后不得放置超过21天,否则会发酵成葡萄酒”之类的字样,结果当然是卖得特别好。最搞笑的是“葡萄砖”这款产品,它是脱水葡萄和酵母的组合,产品包装上提示“注意:请不要向内添加糖和酵母,否则将发酵成酒”。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自己在家酿酒,而且,自己酿酒只能酿葡萄酒和啤酒之类的低度酒,要找高度酒怎么办?于是,私酒行业诞生了。但问题是,失去了市场的监管和自发调节,在禁酒令之下,人们选择偷偷摸摸喝酒,谁也不知道自己喝的到底是什么。作为化学原料的工业酒精成了勾兑假酒的首选目标。禁酒令颁布后的这几年里,就有大概23万立方米的工业酒精被盗。搞笑的是,围绕着工业酒精,禁酒专署和私酒制造商展开了一场斗争。专署通过报纸向老百姓普及,号称在工业酒精里掺入杂质甚至是有毒物质,让其无法饮用。当然,这就是吓唬人。黎耀阳他们用的都是自己的酒精,不需要对工业酒精进行纯化,主要是太麻烦,而且味道不好。禁酒专署对工业酒精添加有机盐和有机溶剂,就是为了提高净化难度。这也是为什么黎耀阳他们的酒能够畅销的原因。相反,很多所谓的私酒大佬,一天的利润能上5000刀就不错了。至于海外走斯就更猖獗了,北面走加拿大,难免走墨西哥,根本防不住。爱喝酒的人自然对私酒制造商无比支持,这可能也是他们这辈子唯一支持嘿帮的地方。有人支持就有人讨厌,妇女和清教徒就是最大的抵制者,这也是为什么亨得利说难办的原因,社会近一半的人支持文森特,这官司就没得打,看来他是准备暗地里发力了。“你先说说你的办法。”黎耀阳坚持。“其实很简单,文森特有个姐姐,是费城基督妇女会的人,这人贪功虚荣,很愿意成为人群焦点,如果能从她身上打开缺口…”黎耀阳琢磨道:“你知道在哪能找到她?”“知道!不过现在不行,太晚了。”“嗯~等天亮了带我去。”“你亲自出马?”“不,我亲自盯着你。”亨得利郁闷了:“不信任我?”“恰恰相反,我相信你能办好,但为了防止意外,我还是亲自盯着比较好。”亨得利撇撇嘴:“信你才有鬼!”————————————卡莉,文森特的姐姐,俩人长得如出一辙,男的也就罢了,女的长成这样,实在有些对不起上帝。此时她正在一家咖啡馆进行无聊的演讲,但这就是她的工作,从早到晚,有数不清的场子要赶。现在讲的议题正是如何应对酗酒家暴的丈夫。黎耀阳听了一会儿就听不进去了,连特么勃朗宁都用上了,这是保护自己还是去杀人?亨得利却听得津津有味,坐在那一副迷弟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专门来给对方捧场的。不过黎耀阳发现了些什么,本以为亨得利准备用嘴俩说服,实在不行就砸钱呗。可看这架势,明摆着准备色釉啊,这年头为了赚钱都这么拼了吗?但凡这女的正常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反正也不吃亏,可是…算了,不提了,内卷不是21世纪的专属名词。卡莉显然对这个帅气又精致的男人产生兴趣了,演讲过程中频繁朝他抛媚眼。为了展示自己的魅力,眼睫毛都快甩飞了。演讲临近尾声,到了提问环节,亨得利第一个举手:“卡莉,请原谅我这么直接叫你,但我实在太好奇了,你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他朗朗开口,引得全场瞩目,所有女士都投来好奇的目光。毕竟她们的集会并不受男性的欢迎,更别提表达出支持的倾向了。“谢谢,谢谢你的提问,我当然不介意你直接称呼我的名字,也谢谢你愿意了解我们这个脆弱的组织。”不得不说,卡莉还是有演员天赋的,看她把一个伟岸的妇女形象诠释的多好。“说到我们这个组织的由来,就必须得提到一个人,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俄亥俄州希尔斯伯勒的夜幕尚未降下,宝拉正在家中祈祷,希望他酗酒的丈夫远离酒精也希望自己不再受暴力折磨。酒馆门口昏昏欲睡的汤姆正在向送他回家的牧师忏悔,他痛恨已被吞入腹中的酒精,因为喝酒花光了他大部分收入,但在酒精面前他无能为力。送他回家的牧师深知这点,这位牧师每天午后都在远处观察进入酒馆的人,如果有人一周进出超过三次,他便会在酒馆守候以便进行劝阻或在其酒足烂醉之际送其回家。为了应对更多这样的现象,小镇专门成立了醉酒庇护所,但事情并未发生变化。直至1873年12月23日,基督妇女会成立,这个专门为帮助丈夫戒酒的组织成立了。艾莉莎作为俄亥俄州州长的女儿以及一位因酒精上瘾而失去长子的母亲,她对酗酒的影响有着深刻的体验。那一天,她带领其他200位脆弱的妻子或无助的母亲身着黑衣走上希尔斯伯勒街头,聚集在第一长老基督教堂祈祷,发誓永远的摧毁烈酒行业。她们吟唱着她最爱的圣歌《将恐怖付托于风》,首先达到东缅因街上一家威廉史密斯的药店,他是一位有执照的内科医生。她们要求他签下誓言,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为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