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再去芝加哥(二) (第3/3页)
很大程度上是由大楼极具成本意识的委托人推动形成的,设计理念绝对前卫。
摩纳德诺克大楼南面、位于迪尔伯恩大街上的是费希尔大厦。
这座19层高、采用陶板包层的建筑是查尔斯·阿特伍德于1893年为卢修斯·费希尔设计的。
彼时,阿特伍德还在同时进行着瑞莱斯大厦的建筑设计。
费希尔大厦的正式落成已经是1896年的事了,而那时的阿特伍德却已突遭意外,英年早逝。
费希尔大厦与瑞莱斯大厦形成了极有趣的对照:尽管二者显然出自同门,但费希尔大厦古朴有余、玻璃饰物不足,似乎有意回避瑞莱斯大厦所标榜的前卫风格。
1887年,沙利文与阿德勒合作设计的芝加哥会堂大厦。
建筑恢宏简洁,充满都市气息。在它落成时,它是美国规模最大的独幢大楼,也是芝加哥的第一高楼。
这趟非凡的芝加哥建筑史之旅现在即将达到GC。
毗邻费希尔大厦而建的是16层高的曼哈顿大厦,由威廉·勒巴隆·詹尼于1888年设计而成,是芝加哥第一座全钢铁框架摩天大楼。
但是,尽管这座气派宏伟的史诗巨作在现代高层建筑诞生史上享有先驱地位,曼哈顿大厦却仍然采用砖石结构以隐藏其钢铁框架。
并在外表上附以包括一系列鬼面雕刻在内的古典风格装饰,工艺繁复,足以充当文艺复兴时期豪华的宫殿装饰。
接下来,再次回到国家大道上,第二莱特大厦的主体部分赫然显现。
这是詹尼1889年为李维·莱特设计的百货商店大楼,当时的莱特刚刚与马歇尔·菲尔德分道扬镳。
这座大楼虽然不高,却扩展延伸,占地面积极广,横跨了整个街区。继曼哈顿大厦之后,詹尼的设计风格变化得耐人寻味、令人着迷。
莱特大厦仍保留了古朴的装饰——引人注目的巨大古希腊多立克式壁柱尽显崇高典雅,钢铁框架外仍是砖石外墙,但一切显得更加简洁理性。
很显然,这座功能主义的建筑正从历史的束缚中破茧而出。
接下来,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芝加哥,也是19世纪末的美国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在国家大道穿过议会公园路交口以东的地方,就是会堂大厦之所在。
这是1887年芝加哥商界财团聘请路易斯·沙利文与丹克马尔·阿德勒合作设计建造的著名建筑。
大厦内部设有一个包含4300个座位的会堂,是芝加哥为跻身美国文化地图,让自己有资格与1883年在百老汇大街上开业的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相比肩而设立的。
当会堂大厦在1889年竣工时,它已是全美规模最大的建筑,凭借18层高的塔楼成为芝加哥的最高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 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