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110章 五省二十万联军会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五省二十万联军会剿 (第2/3页)

综合的去评价崇祯任命的这些大臣,或许会得出一个公正的结论。

    至于崇祯后期为何会失败,为什么平均三五个月就要更换首辅,根本原因,就在于有能力且忠心的人才,一个个的全死了,有的是被小人陷害而死,有的是被崇祯自己给坑死了,最终无人可用,或者就算是人才也不敢展露才华,既然能干且忠心的死的最快,那还是干脆摸鱼好了。

    这也是崇祯后期迅速崩溃的原因之一。

    但现在是崇祯五年。

    洪承畴、陈奇瑜、卢象升、孙传庭等这些人才都在,正纷纷崭露头角。

    朱由检的内帑中,如今也有了笔数量可观的钱粮,正是可以大干一场的黄金时代!

    故而连续商讨了数日后。

    定下了一个《五省二十万联军会剿》的战略。

    五省,指的是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这五省,准备在接下来的一年至三年时间内,将这五省划定为战区,该区域内的税赋,或免,或不必押解中央,就地用于剿灭流寇!

    二十万大军,即在如今各地官军的基础上,大规模的进行扩军,人数五千的要扩军至一万,人数一万的要扩军至两万,另外再从山东、北直隶、重庆等地抽调军队——如卢象升的天雄军,通州总兵杨御蕃的通州军,天津总兵王洪的天津军、蓟门总兵邓玘的蓟门军,以及石柱土司秦良玉的白杆兵。

    这些兵马全部用于对高迎祥等流寇的围剿当中,形成一个至少二十万人的朝廷大军集团,分成数路,都在山西、陕西、河南这三个流寇主要活动区域的周边隘口,一边进行清剿,一边向内压缩,不断的缩小流寇军的活动范围,而流寇们就算拼死抵抗,就算集中一切的力量,进攻朝廷官军其中一路,这一路的朝廷兵马,也有单独将流寇正面击败的实力。

    即让流寇无法冲破这张天罗地网,不管往什么地方冲撞,都只有兵败身死的下场!

    这战略听起来似乎有点熟悉?

    没错。

    正常的历史时间线上,兵部尚书杨嗣昌于崇祯十年,提出了一套“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镇压流寇军,采用的战略,跟这套“天罗地网”之策,本质其实是一样,刚开始效果出奇的好,几乎把所有流寇一网打尽,但杨嗣昌最后玩砸了,据说是崇祯动了妇人之仁,说什么‘贼亦赤子,不可杀之’,只能尽力招抚,但又拿不出钱粮安置,导致流寇降而复叛,功归一篑,当然这也可能是伪史,崇祯不太可能愚蠢到把刨了朱家祖坟的贼寇当成‘赤子’的程度。

    杨嗣昌之所以失败的实际原因,一方面是朝廷财政支撑不下去了,打不下去了,只能选择诏安;其次是网眼太大,网线也不够粗壮,导致李自成逃脱,张献忠杀出了包围圈,最后卷土重来,埋葬了大明江山。

    现在崇祯与大臣们探讨后拿出的这套《五省二十万联军会剿》的天罗地网之策,能取得成功,实现把流寇一网打尽的目的么?

    “陛下,若是五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