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立大乘佛教成圣 第150章 云中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150章 云中子 (第1/3页)

    寿仙宫。

    帝辛眉间透着一股忧愁,三百六十五路正神还有八万四千群星恶煞,这去哪里杀这么多的人啊,而且这可不是随便就能上去的。

    尤其是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他虽然不是很懂,但也知道一点,这三百六十五路正神里面无论那一个都需要气运足够才行,还有八万四千群星恶煞。

    满打满算,就算是国师亲自上了封神榜,也凑不够这三百六十五路正神。

    似乎在这之前,向来和大商气运关系匪浅的截教圣人似乎真不想管这事,或者说这位圣人也是想借机整顿下大教了吧?

    《基因大时代》

    “大王,在想什么呢?”勾人的九尾狐妲己娇媚的爬到他的身后,那玉手力道正好的揉在肩头,令正在不断暗中猜测和判断的帝辛缓缓露出了笑容。

    “美人,孤在想北海有太师亲自出马都这么长消息了竟然还未传回捷报。”

    “咯咯,大王,管这些作甚。”

    妲己娇媚的简直就是柔情似水,而帝辛也是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也只有在这里他能放肆,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用顾及。

    “哈哈,孤来了美人。”

    朝歌。

    终南山玉柱洞的云中子出现在了城门外,捋着短须他更是眉头紧蹙,目光中清晰可见这冲天的红光中夹杂着一股澹金色的气息。

    冲天的红光便是如今人王帝辛的滔天气运,而这一缕澹金色的气息却很熟悉,更是令阐教十二金仙最为熟悉,这是上古时期轩辕证道后的气息。

    他们怎么可能不清楚,可以说阐教十二金仙最大的耻辱,心中最引以为耻的便是此事。

    原着中人王红光气运都可以阻拦圣人女娲更别提圣人之下的修士了。

    看到这一幕后云中子长叹一声,缓缓踏入了这人间朝歌之地,眉宇间更是闪过一丝忧愁。

    “时也命也,皆看天命!”

    他身负阐教重责,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师门气运受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轩辕三妖沾染了一丝人皇的气运,却来了这人间王朝,很明显这是女娲还有人族的三皇都不想人族发成太大的杀劫,看看是否能有转机,毕竟人王可是千年都未必能有一位的存在。

    原着中应该是女娲要给纣王好看,同样也留了一线生机,轩辕三妖沾染的人皇轩辕气运便是这一线生机。

    踏入城池内看着一个个虽然辛苦却透着笑容的人族,遥想起上古时期,云中子不由有些惆怅,洞中眨眼间世上已千年,物是人非,曾经的人族都已经变化这么大了。

    这一日,龙德殿帝辛临殿登座,文武百官朝贺,虽然有妲己,外界更有说两月不上朝,只能说俩月上朝次数少,这才有此一说。

    刚一上朝,就见首相商容和比干带着一捆捆堆积的文本而来,这一幕下帝辛直接露出了厌恶之色,情思厌倦,又见本多,一时如何看得尽,又有退朝之意。

    见到这一幕后的比干急忙拱手道:“天下诸侯本章候命,大王何事旬月不临大殿,日坐深宫,全不把朝纲整理,此必有在王左右迷惑圣聪者。乞陛下当以国事为重,无得仍前高坐深宫,废弛国事,大拂臣民之望。臣闻天位惟艰,况今天心未顺,水旱不均,降灾下民,未有不非政治得失所致。愿陛下留心邦本,痛改前辙,去谗远色,勤政恤民;则天心效顺,国富民丰,天下安康,四海受无穷之福矣。愿陛下幸留意焉。”

    听到这话的帝辛心中冷笑,天心未顺?天下何止八百诸侯那个真心?若不是眼下大商强盛,这些文本怎么会送来。水旱不均,降灾下民更是可笑,天下诸侯之地干他何事,再说了是真是假谁敢定?

    大商曾经势微时,诸侯视而不见,更是一个个各自管着自己,如今大商强大了便犹如蛀虫般想趴在大商身体上吸血,孤可没这么傻。

    “孤闻四海安康,万民乐业,止有北海逆命,已令太师闻仲剿除奸党,此不过疥癣之疾,何足挂虑?卿之言甚善,朕岂不知。但朝廷百事,俱有首相与孤代劳,自是可行,何尝有壅滞之理。纵孤临轩,亦不过垂拱而已,又何必晓晓于口舌哉。”

    帝辛同样不简单,直接冷笑对着百官说天下四海安康,示意这天下也只有归属大商的地盘才是他的,至于其他谋反他便出兵征讨,至于要钱要粮,先去找首相商容吧。

    首相商容听到这话后顿时低下了头,他可不傻,好不容易大商强大了风调雨顺这才几年光景,可不能把老本都吐出来。

    百官中聪明的人也是看出来了,这比干和首相完全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看似扯皮了半天,但其实啥也没干,而且有细眼人也看出来了,这厚厚一摞的文书,都是诸侯的,根本没有大商的,也就是说大商光管自己。

    从上古时期到现在,几乎都是小部落衍变成了现如今的小诸侯,一有难就找人族最强的帮忙,反正人家也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