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一百二十六章 杀鸡儆猴!拉出去斩首示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杀鸡儆猴!拉出去斩首示众! (第2/3页)

    “对于不守孝道的,要严惩不贷,而那些证实善待过自己长辈的,在他们年过六旬之后,便可以享有八旬老者的同等补助!”

    “另外,吴家小子你刚刚说的那个什么……什么供养老人的机构……”

    “咱想了想,就叫做‘养济院’吧!”

    “先在京城建上一间,全权由吴家小子你来负责!”

    “伯温,你给吴家小子辅助一二,不是特别重要的,就由你们自己做主好了,无需再过问咱。”

    听到老朱同志的这番决定,吴伯宗更是受宠若惊不敢相信。

    要知道,朱元璋刚刚所提出来的那些补助物资和扶持政策,换算过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油水。

    老朱同志本就对贪污深恶痛绝,可是却对第一次见面的吴伯宗委以如此重任,可见他对吴伯宗的欣赏。

    其实在历史上,明朝从始至终,却是一直保持着“养济院”的运营,开创了养老院的先河。

    “养济院”从朱元璋开始,在明成祖时期达到了顶峰,几乎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养济院”。

    到了弘治年间,甚至在各州各县的边陲地区,都开始出现了“养济院”的身影。

    根据《宛署杂记》记载,在万历年间,仅仅是一个县里加入养济院的人,就已经超过两千多人!

    可见整个大明时期,确实给了老人很好的福利。

    并且,除了基本的拨款以外,朝廷还会对养济院进行补贴,每个月有三斗米、三十斤柴,夏冬两季还会有三丈布匹。

    为了对大明百姓有着持续的保障,朱元璋将养济政策都写进了《大明律》中。

    《大明律》中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可以说,朱元璋是历史上,切切实实注重民生政策的难得明君。

    “微臣领旨。”

    刘伯温当即朝着老朱同志应声拜道,只是等了半晌,也没有听见吴伯宗的反应。

    随即,众人的目光全部落在了吴伯宗的身上,才发现他已经彻底呆住了!

    “伯宗,伯宗!”

    熟悉老朱同志心思的刘伯温当即就好意的唤道,这才将陷入惊讶之中的吴伯宗,给拉了回来。

    “学……学生领旨!”

    刚刚回过神的吴伯宗,一脸紧张的模样,反将老朱同志给逗笑了。

    “吴家小子,你这样可不行啊,拿出点魄力来,咱们大明的朝堂之上,可是有着不少害群之马、腐国之虫,你后面的路,可不好走啊。”

    “不过嘛……你也不用太过担心,有咱在你后面站着,尽管放手去干,别怕!”

    看着老朱同志一副谆谆教诲的模样,吴伯宗咬了咬牙,似是做出了什么决定,鼓起了勇气说道:“陛下!伯宗不是害怕!”

    “伯宗是激动、感动,震动!”

    “纵观历朝历代,虽偶有明君,但如陛下这般勤政爱民的帝王,伯宗未曾听闻!”

    “今日亲见陛下爱民如子,乃是大明黎明百姓、江山社稷之幸!”

    “还请陛下放心,伯宗在此立誓,此生当为大明之兴盛而奋斗终生,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吴伯宗句句慷慨、字字激昂,看不出半分溜须拍马、虚伪做作之态,又是让老朱同志龙颜大悦道:“好!”

    “好好好!”

    “咱大明当官的,要是个个都如伯宗你这般,何愁大明不兴!”

    “对了对了!”

    “方才伯宗你还提到了,一些特别困难的家庭,连父母的丧葬费用都无力承担。”

    “咱刚刚又想到了,既然能够设立‘养济院’赡养老人,那同样也可以设立一些公共的坟墓,以供贫苦百姓免费安葬死者之用。”

    《明太祖实录》中就有记载,老朱同志曾经亲自下令,在南京龙江地区设立公墓,并且给一些家中丧葬却买不起棺材的穷人,发放补助。

    听到老朱同志的突发奇想,吴伯宗是惊为天人,再度开口称赞道:“陛下果真是天纵之资,圣明!”

    刘伯温和李善长等一干重臣立即附和道:“陛下圣明!”

    其中一些“马屁精”更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立刻便溜须拍马起来。

    “陛下乃千古之明君,必当为万世所瞻仰!”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命天子,名垂青史!”

    “陛下之智,是我等拍马所不及,望其项背,五体投地啊!”

    “……”

    然而,面对这些官员一句又一句的称赞,老朱同志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最后“啪”的一巴掌拍响了龙椅,厉声道:“够了!”

    “你们若是真的能够同伯宗一样,说的诚心诚意,朕也就此受了。”

    “可你们呢?阳奉阴违!自私自利!”

    “咱看见你们,都忍不住一阵恶心!”

    上一秒还同吴伯宗高高兴兴聊着天的老朱同志,这一秒就瞬间勃然大怒,吓得那些拍马屁的官员是浑身一抖,险些跌坐在地。

    “陛下息怒!”

    众官员齐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