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2节 罪不致死 (第2/3页)
看着说话的红袍官员,张景了解问,“你指的掩奴是谁?”
“高力士。”
“他已经死了,现在!”张景把声音拔高两度,“谁能告诉我,如何挽救大靖?”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回答,全部老实跪好。
“你,”张景指向左手边第一个跪着的文员,“你叫什么名字?什么职务?”
五十岁的刘权抬头一看,圣上正看着自己,跪着抱竹制笏板道,“回圣上话,臣叫刘权,中书令。”
从皇后口中知道,中书省主要负责起草诏书、命令,并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的讨论与制定。
与门下省、尚书省共同构成行政体系的三大支柱。
但因为种种因素,中书省现在只是一个空架子,权利被尚书左右仆射拿去。
前任皇帝想的很好,尚书右仆射用文官,尚书左仆射用自己信任的太监,让他们相互牵制,自己好安心当皇帝。
结果,左右仆射一起蛀空大靖王朝。
“刘权,”心里想法一闪而过,张景命令,“你说,如何挽救大靖王朝?”
“圣上,”刘权试着反问,“大靖王朝这不是好好的嘛?”
张景相信关西、关赏两位在吟游诗人说的话,更相信自己看到的情况。
近京之地的村民,白天是民,晚上是匪,这种情况叫‘好好的’?
“刘大人是吧,”张景咬牙切齿,“给你最后一次机会,重新回答。”
看着怒瞪自己的圣上,刘权反问,“回答不好会死是吧?”
张景点头。
刘权从地上爬起来,“臣确实有办法,但还想好。”
出门有带脑子,猜到刘权需要私下说。
简单开过朝会,张景将所有人赶走,然后让人将刘权单独喊回来。
洪熙殿内,没有别人,近距离看着男人,张景淡淡“说。”
“圣上现在的帝令出不了西京,”刘权直奔主题,“杨贵妃的父亲是安西都护府长史,手底下管着十二卫共六万兵马。”
“请圣上私底下告诉杨贵妃,将来会让她生的孩子当太子,将其父收为己用。”
鲁迅真.说过,女人维系不了两个国家的和平,如果可以,也只是各自需要等机会而已。
所以,安西都护府长史之所以还没有造反,要么是在等机会,要么是在悄悄攒实力,也可能是两者齐行。
见张景表情不爽,刘权话锋一转道,“即使不能收为己用,也可以暂时稳住西边。”
“继续说。”
“谢贵妃的父亲是天策上将,坐镇帝国东北,拥兵十二卫共六万人,同样办法先稳住他,能拖一天算一天。”
张景点头,
“右仆射李时兴明日煮死,李贵妃可以废掉,”刘权继续介绍,“圣上可再从南方赵家娶一个女儿,封为贵妃。”
皇后就姓赵,张景了解问,“有什么用?”
“自然是拉拢,”刘权打开天窗说亮话,“以后大靖如果真亡了,还能退守南方,退到海外。”
站在正常人角度看,刘权的办法比较中肯,“还有吗?”
“稳住各方,剩下就是励精图治,钱可以找赵家借,粮食也通过赵家从南方取,他们在与海外通商,钱财很多。”
想到抄家带来的显著成果,张景轻轻摇头,“朕现在很有钱,根本花不完。”
刘权微微一愣道,“有钱、有粮,请圣上马上以左右千牛卫、左右羽灵军、左右龙虎军为底子,进行大幅度扩充。”
张景点头答应,叫来禁卫军自己任命的军官,决定扩招。
一直忙到中午,转身来文德宫。
“圣母,”小宫女欢欣鼓舞找到正在吃午饭的文武皇后,“圣上来看你了!”
赵婉儿第一反应是吐,为了胖,她刚才吃了不少肥牛肉。
忍着不让食物吐出来,匆匆走到梳妆台前坐下,对侍女命令,“快帮我整理头发。”
文武皇后赵婉儿来自南方赵家,赵家在南方根深蒂固,家大业大,与海外通商,钱财颇丰。
这些是目前已知信息。
另外,张景自己感受到,皇后对皇帝很深爱,不想是弄虚作假。
但是前皇帝本身好像并不喜欢越婉儿,难不成是因为赵腕儿太瘦,只有130斤。
没有170斤美?
稍缓,张景在充满清香味的宫殿中,见到小肚子鼓鼓的赵婉儿。
打量二十六七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