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柔性外骨骼的医疗用途 (第2/3页)
已经是被吴舟利用流量推送系统,大概的推测了出来。
医德,医术以及国内国际相关领域的权威地位。
总得的来说,周明德虽然已经到了七十多岁,在本就已经退休的年纪,依旧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继续发光发热,当然最重要的是一直是在追求前沿的科学术的落地。
他医术医德都好,且不守旧,这也是他在了解到了袁老身上那套柔性外骨骼后,就‘急切兴奋’起来的原因所在,不是因为他可以因为此获得更多的荣誉,只是因为他很肯定的知道,这项成果必然会造福无数的患者。
“这是我的职业,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而已,当不得袁老先生那样的称赞,实际上能为袁老的人诊治,也是我的荣幸!他给社会带来的贡献比我要高的太多太多了,我完全比不了。当然吴总您的这项技术,如果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能落地的话,您对社会的贡献,也必然是极其重大的。”
吴舟当然也是明白周明福话里的意思,这个东西需要尽快落地,以及售价不要太高让消费者负担得起。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太便宜了,也不现实。成本摆在那儿。
袁老那套全身的柔性外骨骼设备,单就是成本就高达百万,当然,最后工业化量产后,成本肯定能降不少。
但即便降到一成,成本也是十万啊.售价便宜不了。
这个产品吴舟和行业里同列的做过比对,别人家还都是‘实验室’产品,落地还遥遥无期,只能是发发‘权威‘期刊啥的,说是啥啥啥又突破了。
但吴舟这个可是直接商业化的版本,且相关数据还是超过那些实验室‘产品’的。
类似这种独一档的高科技产品,百倍溢价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十倍溢价算是良心价了。
“嗯,这套设备目前在用的一种关键性材料DI,是我们公司刚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电致变材料,目前公司内部,也正在做相关的量产环节成本分析核算,预估未来量产后,成本肯定是能比当下要低一些,但即便是低,实际的落地成本也依旧高昂,保守估计也需要几十万左右,而且公司内部在这个产品上投入的前期研发费用,也需要市场回血。不过.”
周明福在听到吴舟说到这个大概成本的时候,心里就凉半截,因为绝大多数的家庭都肯定负担不起这么大的一笔费用开支。
虽然吴舟没说产品的对外售价,但按照’行业惯例‘来说,这种有着市场绝对优势的好产品,价格从来是和产品成本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成本十几块的东西,只要产品足够好,市场无可取代,卖个一千,一万都不在少数。
周明福听着听着有些沮丧,但最后听到了吴舟的转折.
那是屏住呼吸,静等吴舟的后续,他有预感,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