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二百一十八章:心思巧妙,认知朝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心思巧妙,认知朝前 (第2/3页)

流通,推及至各地,至于金银与布匹等,依旧还具有贵重的效用。”

    “冀州境内,可开办粮行,从今年秋收之后,粮行只用五铢钱可兑换粮食,提高五铢钱的流通,我要看一看,境内能拿出多少钱来。”

    毕竟,在当年董卓于长安改为小币之后,五铢钱以飞快的速度,在数日之内失去了效用,到一月之后,有人挑了一担子五铢钱上街,居然只能买到几个包子几块普通货色的布匹。

    从那之后,五铢钱就废了。

    现在要再来流通的话,必须要以徐臻的名声为准,首先用粮食来提高五铢钱的价值,同时定一个价格,先让境内百姓得五铢钱便利,将家中当年所藏的钱币都花出来才行。

    等年关再来计,基本上就可以推算境内百姓有多少五铢钱,来年便好再定一个价格。

    这种类似于推行货币的政策,对于徐臻来说很可能只是一个决定,但是真正产生的效果,又是巨大的。

    稍有不慎,就会让百姓产生动荡,整个冀州的粮行也不平,这一点需要各地官吏与商贾之家的人,不断衡量更改。

    杨修马上就想道:“我们,可以自己定价,肉糜与粮食都是如此,五铢钱唯有产生价值,才能让百姓之间互相流通。”

    “不错,要定一个价。”

    现在小币的五铢钱,只有手指大小,一袋里面装百枚不在话下,铸造用的是铁具,现在各地衙署内还有很多模具铸造,防止仿造还会在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刻下独特的标记。

    如果有仿造的铸币将会被没收,在洛阳时代,五铢钱还是最为流通的钱币,所以到现在为止家家户户都依然有留存。

    但改小了之后,其实它的价值已然还在,不过本身制作的价值减少了大半而已。

    就定价之事,几人商议了许久,然后敲定等秋收粮食上税,先在各地开设粮行,等官家商贾去贩卖粮食再说。

    “除此之外,我们冀州拿出的货物越多,就越能够赚取各种钱财,奇货可居,”徐臻摸了摸下巴,“天工院那边,正在研究新式的东西了,木工制作的家具,深得许都士族官吏的喜欢,往江南的销路也不差,其中以小巧的躺椅、木凳等最受欢迎。”

    “还有在家中后厨可以使用的圆桌用具,寻常百姓家中便可常备,他们无需儒生礼仪宴请宾客。”

    “我想,让这些各地的百姓,以村落、亭、组别来划分户籍,每三百户为一体,成公户,如此便可在公户之中,推举一有能者为户头,耕种、商道买卖,乃至是苦力活等,都可以由他来带头,这样便于形成各地百姓的凝聚格局,统一管理调配。”

    “诸位,以为如何?”

    徐臻在赵云家中这大槐树下的一番话,让几人又再次听见了跨时代的一些认知和想法,他这样是打算让所谓的“户头”为小官吏,来管理三百户人家。

    也就是百姓安置百姓,乃至可以带三百户不断揽活,增加一家的收成,因此可每年增收钱粮,发展壮大。

    这不失为一种……相竞逐利的好办法,身为官吏只需在上管理,或者将可挣钱的机会,以惠政的形式发布出去,其余便由百姓自行管理,都是想要奔个出路的,他们当然不会随意的浪费机会。

    至于士族之家的奴籍之人,当然也可在户籍查探的时候,将人重新统计出来,归入冀州的百姓户籍之中。

    如此一来,境内多少人也可得知,士族家底也能一清二楚,而且还可以让百姓有新的奔头,至于如何富强境内,当然以商贾税收增加,如此公户便可纳税,分于百姓的钱都是实打实的。

    他们自然还会花销,一旦花销就要流通,流通起来,钱财就会不断产生价值,这一刻几人心里也通透了,站在州牧的立场,他们其实并不看中拥有多少钱财。

    而是能够让钱财像流水一般,在百姓之中来回流通,仿佛冀州乃是一汪湖水,湖水越深越好,池鱼便会越发的富足昌盛。

    至于战时想要钱财,随时可以取用。

    如果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