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472章 最绝望的事就是跟德国人踢点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2章 最绝望的事就是跟德国人踢点球 (第2/3页)

    而这个时间也就意味着……

    两队即将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

    如果说,足球比赛就是双方22人踢120分钟,最后德国人赢得胜利的一种游戏;

    那么,跟德国人踢点球,似乎是足球比赛中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时刻。

    德国人显然比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队都更善于点球决战。

    此役前,在世界杯和欧洲杯的国际大赛中,德国6次出战点球决战取得5胜1负的成绩,唯一一次告负是在遥远的1976年欧洲杯决赛。

    在当时,现任拜仁主席赫内斯罚丢了点球,而捷克队五罚全中,帕年卡还罚入了史上的第一个勺子点球,导致德国队落败。

    而自那以后,德国已经延续了40年国际大赛点球决战不败的纪录。

    值得强调的是,德国28次在国际大赛主罚点球仅仅罚丢了2个!

    这都充分说明了德国战车的钢铁意志,毕竟点球更多的是看心态,看谁更能顶住压力保持镇定,而不是脚下技术。

    因此,踢到点球大战,其实也不是潘毅预想中的。

    但现在既然真的已经到这个地步了,潘毅也只能去面对。

    话说回来,自己的球队在实力上确实不如德国,能踢到这个份上,已经可以让他满意了。

    “头儿,是不是该安排点球大战的名单了?”

    阿尔特塔走到了潘毅的身旁,问道。

    斯卡洛尼同样也看着潘毅。

    或许他们认为潘毅已经早就对点球大战做好准备了。

    但潘毅却摇头笑道:“这个还是让球员自己决定吧。”

    阿尔特塔和斯卡洛尼对视了一眼,马上就明白了潘毅的用意。

    其实很多教练也会这么做,那就是让球员自己决定是否去罚点球。

    毕竟踢点球的压力太大,要不是心甘情愿的话,那还不如别上。

    “那好,待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当加时赛到补时1分钟的时候,主裁判韦伯终于吹响了终场哨,残酷的点球大战即将开始!——

    “我第一个出场,其它的你们爱谁谁!”

    在所有瑞典球员和教练围成一圈的时候,伊布马上霸气地说道。

    这其实就是显现出老将的担当了。

    因为在点球大战的时候,第一个出场的压力是最大的!

    “我第五个。”格兰奎斯特也说道。

    潘毅轻轻点头。

    格兰奎斯特的心理素质极佳,点球功夫也不错。

    事实上,在伊布退出瑞典国家队之后,格兰奎斯特就接任了国家队队长的职位,而且也成为了第一点球手!

    因此让他来镇守第五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第五个出场的球员压力,是仅次于第一个的,因为那时候往往是一球定乾坤的时刻。

    往往一些球星要么选择第一,要么选择第五。

    就比如梅西一般都会第一个出场,而C罗喜欢第五个出场。

    在伊布和格兰奎斯特这两个正副队长发话后,那就要确定2、3、4号罚球手了。

    “我来吧。我踢第二个。”此时说话的是韦恩布鲁姆。

    “我踢第三个。”这是拉尔森。

    “那我第四个。”埃克达尔。

    正好是今天的三个后腰,也都是心理素质最好的这一批人。

    “我也要踢……”

    “还有我……”

    争相请缨的,还有下半场替补上场的奥古斯丁松,他的脚法踢点球肯定没问题;

    还有小将伊萨克,他其实未来也是在皇家社会、纽卡斯尔的第一点球手。

    这时只能是潘毅出面了:“就按先来后到吧。你们几个往后排,说不定还会踢第六轮、第七轮呢。所以就连伊萨克松,你也要做好准备,别以为自己是门将就不用踢点球了!”

    大家不禁都笑了出来。

    这声响都不由得让德国人那边侧目。

    这正准备踢点球呢,能不能严肃一点,怎么还笑出声了呢???

    而这也是潘毅对瑞典队很满意的一点。

    不愧是维京人的后代,心理素质都杠杠的,一点不带怕的。

    有的球队球员碰到踢点球,腿都软了,很多时候还要教练一个一个地点名让他们上去踢。

    而瑞典这边可好,一个个抢着要踢,踢不上还不开心的样子呢。

    “点球大战是很重要,但你们看准了方向就踢吧,别想太多。把更多的心思留给在酒店里等你们的姑娘吧!”

    这就是潘毅最后的训话了。

    在又引起球员们一阵爆笑后,潘毅再把门将伊萨克松拉到了一旁。

    伊萨克松是一个非常稳健的门将,在场上很少犯错,用FM的属性来说就是“神经指数”很低。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也很少会有超高水平的发挥,包括在扑点球方面也没有特别厉害的地方。

    所以,潘毅需要给他开开小灶。

    “这是德国队可能会主罚点球球员的名单,以及他们习惯的罚球方式,你先看看。”

    潘毅给伊萨克松递上了一个小纸条,叮嘱道:“收好了,别被人扔了。”

    这就是瑞典教练组在赛前就收集好的信息,根据德国球员近期罚点球的情况来做出的分析总结。

    事实上,当瑞典进淘汰赛后,他们每一场都会这么做,毕竟谁也不能预料双方不会通过点球大战来分出胜利。

    而今天的这一场还有点特别,其主要的参考意见都是潘毅给的。

    因为他还记得在前世,当时德国是在八强中遇到了意大利,而当时他们就是通过点球大战决出胜负的。

    之所以潘毅对这场比赛印象深刻,首先是因为这场点球大战可以说是惊心动魄,双方一直踢到了第九轮才分出胜负!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一个名场面,就是意大利前锋扎扎。

    当时直到第120分钟,加时赛快结束,扎扎才替补出场换下基耶利尼。

    显然,孔蒂是特意让扎扎来踢点球大战,但这种强行安排,反倒是出了大错。

    第1轮意大利的因西涅,德国的克罗斯双双将点球罚进;

    第2轮,扎扎上前操刀主罚点球,尤文前锋从大禁区线上开始助跑,到点球点只有短短6码距离,扎扎的跑动让人哭笑不得:踱着小碎步,就像是牵线木偶人一样,6码的距离足足跑了18步,看上去十分滑稽。

    或许,当扎扎用慢动作回放的跑动,4秒时间跑完5.5米的距离时,意大利球迷已经有不祥之感。

    果然,扎扎的左脚劲射,直接飞出横梁!

    这个可能是足球史上被吐槽次数最多的点球了,后来也被各国网友各种PS恶搞,成为了经久不衰的一个著名梗。

    因此,潘毅怎么会忘了这场球呢?

    甚至就连德国队出场的几名球员是谁,踢的哪一边都记得。

    因此,在给伊萨克松的这张纸条上,细致程度可以说是比足球史上任何一张小抄都要高。

    “克罗斯,球门左上角;即:你的右手边。下同。”

    “托马斯·穆勒,球门右下角;”

    “德拉克斯勒,球门右下角;”

    “胡梅尔斯,右下角;”

    “施魏因斯泰格,右上角;”

    “基米希,左下角……”

    经过猜硬币挑边,是德国队先罚。

    第一个出场的,果然是克罗斯!

    他慢慢走向点球点,深呼吸一口,助跑,射门,球进!

    “克罗斯为德国队第一个主罚,这还是有点意外的。”

    “虽然他是脚法最好的那一批球员,但也有人批评称,他的心理素质不够过硬,有时候会拒绝主罚点球。”

    “但显然今天他的感觉很好,为德国队首开纪录,也稳定了军心。”

    “伊萨克松判断对了方向,但扑得似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