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真正需要解决的困局 (第3/3页)
同时宗室入赵国调查,将曾祖母赵姬和吕不韦以及庄襄王的故事翻了个底朝天,具体结果如何无人知晓,但宗室最终罢休了。
后来嫪毒之乱,吕不韦贪权,太后赵姬擅权。
始皇帝能够夺回政权,也是借祭祖成冠之名躲在了雍城任由嫪毒祸乱咸阳,赢傒也是在那时丢了胳膊,始皇帝也是从雍城带兵平定了咸阳之乱,这其中也是宗室出力纠正。
始皇帝这人也揽权,一步步逼着宗室后退,将宗室的权柄收回。
但是有几点。
始皇帝罢免掉的宗室爵位很多,但没有废除,依旧有侯爵嫡长子继承。
始皇帝极其厌恶有人干涉自己的决策,但至始至终都没有动宗室的土地。
宗室是一股特殊的力量。
拥有矫正正统的特殊性。
赢傒有句话说的没错。
宗室和他一样流着同样的血,先祖都是秦国的君王,对宗室来说,坐上那皇帝位置的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姓赢就好了。
而这。
便是和皇权至上产生最大冲突的地方,也是宗室被始皇帝收回权柄的原因。
但是吧。
有利就有弊。
五代先王之乱,便是穆公之后,晋国被三家分割,魏国崛起称霸的时间。
在那个时间,近乎就是宗室内战的三十年,直接导致能够和庞然大物晋国相抗衡的秦国,变成了西陲小国,直到献公继位,这才结束了秦国内乱。
而虔公之乱则是孝公死后,虔公为秦孝公兄长,因为惠文王之事被商君削鼻无面见人,孝公死后,虔公便联合孟西白三族,反扑回来将商君逼死,并迎回了被贬斥到民间流浪的惠文王。
而这也就是咸阳城渭水河畔的哪里昔日贵族没落的缘由。
但惠文王虽怨恨商君放逐自己,却在民间感受到法家才是国家强大的根本,不仅没有卖孟西白三族的仗,还把孟西白三族给踢出朝堂,灭了危害法治统治的公子虔,为商君正名。
而这才有了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于,纵横张仪等千古传说。
也从那个时候,宗室才渐渐有了规范,嫡长子继承也被严厉遵循。
宗室逐渐成为秦国底蕴。
可这!
他若无法安抚宗室推行集体化农业,整个勋贵属地的推行就会遭到前所未有的阻挠。
他若强行平掉关内侯推行,自然能震慑住勋贵,那他将面对的是对整个宗室土地强势收回。
一旦这样做,就真的彻底令宗室从此一蹶不振,再无崛起的可能了,这绝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
‘很难!’
嬴城也是心里直犯滴咕,问题是现在宗室只想要保留土地,当官当将军这些都不要。
这已经不是关内侯府的意思了,而是整个宗室的意思。
这才是真正的核心问题。
至于十二名吏员之事,反倒是很好解决的事情。
自始至终,律法就是一套自上而下的统治法,真正将律法践行到以天下为公的高度,几乎不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