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限制皇权 (第2/3页)
的重臣集体安静了下来。
人祖鼎。
万家秦鼎。
这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太超凡了。
甚至说。
这是一个聚拢人心的无上之法。
李斯眸光闪烁,脑海之中甚至已经有了一个画面。
天下万族族长共同站在一个高台下,在始皇陛下的带领下,共同祭拜人祖鼎的画面。
万族族长千千万,意味着这个国家的人文昌盛。
“这或许,可一举平灭六国人心各异之局面,天下共尊人祖鼎,意味着我们曾经,为同一祖宗。”
李斯心中震动。
极其惊骇的瞅着嬴城。
格局啊!
他以为,秦墓已经是嬴城的巅峰之作。
没想到。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嬴城竟然想出如此宏伟而不可思议的万世之策。
真的是人比人,比死人。
“万家秦鼎!”
奉常府令赵洽忍不住的惊叹。
掌握天下宗庙祭祀之事,他太清楚人祖鼎的重要性了。
宗庙之事看似无关紧要。
可是。
宗庙才是真正凝聚人心,统御天下的核心之事。
这是凝聚人心的不二法门。
若是忽略了宗庙之事,便是道德沦丧,天下紊乱的开始。
甚至他可以确定的说。
宗庙之事是社稷之根本。
春秋礼法尚在可以不提,但是战国之时,即便是礼法丧失,那也仅仅是诸侯国之间的礼法丧失,在诸侯国之内,宗庙祭祀之事依旧是不可缺失之物。
这是一个国家是否稳定,一个国家人心是否凝聚的保证。
看一个国家强弱,甚至于只要看这个国家的宗庙祭祀就可窥其一斑。
这无关军事国力。
古有俗语,人心齐,泰山移。
而宗庙之事,正是人心齐之象征。
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真正意义上来说,是因为秦国上下齐心,百姓愿意吃糠咽菜以滋军事,勋贵愿意舍弃自身而强大秦国,故而,秦国才能拥有一统天下的国力。
“这如何能行,不行,人祖鼎可以,可是分氏族,怎么可以!”
然而,人祖鼎得到认可,分氏族未必就能够得到认可,尤其是嬴傒,在听到嬴城的举例之后,瞬间就不好了。
什么鬼东西。
要分氏族赐姓,那么也就是说,要把秦国上百万的宗室,直接分化掉。
这比把宗正府集体砍掉都恐怖。
宗正府存在的意义,就是处理宗室之事,因为在秦国五百五十六年的漫长发展之中,宗室的人数已经有百万之数,这股特殊的力量需要宗正府来治理。
可以说。
宗正府便是一个在朝廷下一个独立的处理少数人机构。
而倘若分氏族。
那么这些宗室力量,就全部分为良民了。
虽然大郑宫之内重臣们没有立刻提出反对的意见。
但是各个的心思也是异样了起来。
嬴城今日的奏事,所涉及的层次太大了,分氏族,兵解,废都,任何一件已经不是国策了,而是上升到万世策。
每一个制度,所产生的影响都非同凡响。
每一个制度,好处能说出一大堆,坏处也能说出一大堆。
到底行不行。
完全没有办法判定。
他们现在也不知道。
到底要不要推行。
“这废都之事,其实还是有点道理的。”冯世杰思绪飘动,因为他很清楚一点。
今日之议事。
如果他是三川郡的郡守,是没有资格参加进来的。
但是。
他是内史郡的郡守,却有资格参加进来。
这就是都城之便利。
如果要推行此法,他是极力反对的。
废话。
一旦废都,实行陪佑都制,朝廷随便将朝堂移动在其他郡,那他冯世杰就算是再有关系,也只是一个郡守。
哪里比得了现在,便是巡路使,巡域使见到他,那也是礼让三分,而他这个官职看似比九卿低,但实际上,就是九卿位。
哪怕以前内史只是县丞级,也是九卿位。
这就是都城主政官员好处。
这说什么也不能同意。
整个大郑宫众多重臣们心思各异。
始皇帝更是面无表情。
但嬴城。
却在此时长长的吸口气,不再看众多重臣,而是目光沉沉的看向始皇帝。
“其四,限制皇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