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乱,终于内 (第3/3页)
之地,根本不适合生存,匈奴和东胡人一直以来都想要南下,甚至不惜转移向西边。”
“而赵国余孽与匈奴,东胡牵连极深,若稍加蛊惑,便可利用匈奴,东胡人。”
“真正让老臣深觉其中的,也是因为咸阳种种乱象,乃是赵国余孽所为,太远,雁门,云中,上古,代郡,恒山,邯郸等地,昔日乃是赵国故土,秦国尚且对这些地方掌握不足。”
“一旦有秘密通道,只要悄无声息的越过北方防线,到了太原,骑兵南下,便反应不及。”
听着李斯详细的解释,嬴城虽然也大有恍然大悟之感,但还是摇头道:“以关中的兵力防备,匈奴和东胡人,没有十万骑兵南下,同样不可能威胁到关中。”
“可十万骑兵若是南下,首要便是越过北方防线,那么大的动静,北方防线不可能没有察觉。”
“这只是其一,而从雁门,代郡,上古,甚至渔阳任何一处,即便是越过北方防线,抵达关中尚且还有千余里地,这沿途兵马行进,地动山摇,如何不引起注意。”
“只要发现,到时候,这越过北方防线的匈奴人便同样是瓮中之鳖,关门打狗,如此,更是令匈奴失去根基,再无崛起的机会。”
嬴城也有考量,思考,这是两个最大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至少十万兵马,其中粮草辎重如何取舍,若是抢掠,必有察觉,若是不抢,无法自决。
“可倘若,若灭我大秦,将河套之地,太原之地,拱手让给匈奴,这足以让匈奴动心。”
“自从失去了河套之地,匈奴便开始了西迁,可以说,匈奴对我秦国的仇恨,甚至要比六国余孽要更甚。”
李斯摇头,不仅仅是在向嬴城陈述,更是在自我思虑,考虑其中的关键。
而此事,还需要认真查证才可。
毕竟。
若赵国余孽真的勾结匈奴,至少十万骑兵的行进,不可能悄无声息。
只需要稍加注意,就能够找到具体位置。
“也不无道理。”嬴城沉吟片刻,也是定了主意。
赵国余孽勾结匈奴人,东胡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可能,并不确切。
现在也只能是以不变应万变。
毕竟。
万一匈奴人没有南下,朝廷却大费周章的调集兵马防守,这岂不是闹了大笑话。
“李公随我前往太尉府。”
嬴城也没有了睡意。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现在他也犹如惊弓之鸟。
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令他大费周章。
迅速的。
嬴城来到了太尉府。
因为没有大朝会,此时也不是正常上班时间,两人便在太尉府待了片刻。
王戍等三位大庶长,就被急急忙忙的催了过来。
“这不可能,怎么可能,绝对不可能。”
刚听到李斯的猜想,王戍便震声摇头道:“要知道,若是连北方防线都让匈奴人给悄无声息的越过了,那我大秦早就生灵涂炭了。”
“朝廷这些年在北方防线上的投入,近乎要占到太尉府一半的支出,末将不相信,匈奴人会越过北方防线。”
“以蒙恬将军的才能,匈奴人只有抱头鼠窜的份,哪里敢越过半分。”
这个猜想一经被提出来,王戍一众人将领便摇头否定。
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
“防患未然,现在咸阳城的局势,虽不便严明,但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不得不慎重对待。”嬴城不能明说,只能郑重其事的道:“无论是查询江东项氏兵马,还是寻找匈奴人踪迹,都是为了关中之地的安危做着想。”
“更是为了陛下的安危做着想。”
“万望诸位将军切莫自信,必须要慎之又慎。”
“通知蒙恬将军,密切注意匈奴兵马的踪迹。”
“同时,太尉府立刻派遣斥候,前往太远,衡山,巨鹿,上党,河东,邯郸等地,搜寻匈奴的下落,没有发现踪迹自然是最好,若有发现,便可解我大秦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