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暗流涌动 (第2/3页)
无存,赵宏便将族兄,也就是面前这位赵言接到了咸阳赵府。
而据他了解,赵胜,赵章之后,均被赵言收容。
至此。
赵国灭亡之后的主事者,便从赵王室赵悼襄王赵偃一脉落在了孝成王赵宏一脉身上。
据他了解。
昔日赵国的残存力量,主要分布在代郡,咸阳二地。
赵王迁薨后,赵国残余力量逃至代郡,以代王赵嘉为首,并拥立赵嘉为赵代王,并与燕国合力抗秦,但最终失败,代王赵嘉薨亡。
至此,赵王室彻底失势,逐渐以赵宏赵府为首。
也是秦国渭阳君嬴傒的关系,赵宏保存了赵国不少王室族兄,并在秦国拥有不小的权柄。
尤其是现如今的秦国奉常府府令赵洽,正是赵宏的嫡长子。
这其中关节,属实难以了解。
要知道以现如今赵府在秦国的地位,赵国虽灭,却远比其他五国人活的滋润。
就连以秦楚联姻交好的楚国,昔日出身楚王室,在秦国拥有数个侯爵之位的城阳候,安陵君等人,也没有赵国人活的滋润。
毕竟,以秦楚之姻亲关系,在这座大厅里的诸多楚国贵族,是完全可以前去投奔城阳候芈城,秦皇嫔妃之一的华月夫人。
至于为什么不去,其实都心知肚明。
为什么要复国,因为只有复国,这里的人,才能恢复往日的尊荣。
而这么多年,赵国反秦之声近乎于无,现在却突然冒出来,谋划如此大局,的确令人惊叹不已。
只是,想不明白啊!
项梁心中暗自思量,对秦国如今的局势,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们会暂留乌程县,静观其变,伺机而动。”最终,项梁还是做出了决策。
本来只是暂时在乌程县歇息聚拢力量,然后向南岭出发,将南岭统一之后,再看秦国局势如何。
但现在。
秦国似有危国之变。
他们也只能暂时做出改变,究竟是去是留,还要看秦国变局如何。
“如此,赵某人便恭贺项公做出正确的抉择,有项氏一族共举反秦大局,秦国必亡!”闻言,赵言终于松口气的祝贺道:“届时,恢复楚国荣光,指日可待。”
也是终于完成了那位交代的事情,在项氏一族进南岭之前,拦下来。
秦国的军力太强盛了,如果不能乱四方,令秦军四顾不睱,任何地方的叛乱,都只是一时之叛乱,而绝非长久之计。
这其中尤为重要的便是旧楚之地,秦国在旧楚之地雄兵数十万,一旦关中有变,随时可以驰援关中而去。
只有将秦军拖延在旧楚之地,此次亡秦之计才算是有决胜之局。
“只是,老夫想不明白,以如今赵府在秦国之地位,若顺从于秦国,比之昔日在赵国要权势许多,尔等如何会决策反秦?”既然应允,项梁便准备打破砂锅问到底,能问多少便多少。
“这其中纠葛,非在下不言,而是,即便是在下,也只是一知半解,自从得知项公渡海而去之后,在下便急忙前来江东寻找项公踪迹。”赵言也全身轻松的摇头苦笑道:“这不,几经周折,这才得知项公下落,便马不停蹄赶来。”
“你不知?”项梁惊讶的盯着赵言。
赵胜,赵嘉之后虽在昔日赵国权势无比,但在秦国均依托于赵宏而存,而赵言得信于赵宏,在赵人之中也是核心人物之一。
“实不相瞒,在下的确不知其中具体关节。”赵言毫不避讳的说道。
项梁闻言,内心着实震动不已。
如若连赵言都不知晓,那恐怕这件事,并不如往日反秦刺秦那般简单。
在赵言之上,还有更关键的人物在从中谋划。
“那不知,匈奴,胡人何时对关中发动突袭?”项梁又仔细询问道。
既然决定要留下来,那他们也要认真盘恒谋划才是。
匈奴,胡人一定要灭,这是诸侯之礼,但秦国也要灭,这是家仇国恨。
“最迟四月中旬,江东要乱。”赵言不假思索的回道,委婉相告,至于具体时间,这并非他能决定。
……
而就在乌程县赵言将项氏一族拦下来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