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拙 (第2/3页)
术价值。
——上述这些关于该藏品在收藏市场方面的资讯,是梁京白分享的。
这也是黄清若第一次亲眼旁观梁京白在公开场合之中谈及收藏市场。
说明了梁京白确实也一直在留意市场。
只不过平时梁京白代表梁家作为「大慈善家」的神佛形象更为深入人心,而叫人忘记了他的世俗的一面。
毕竟梁京白出身于古董生意的龙头老大之家。
但梁京白自然没有表现成一个浑身沾染市侩铜臭味的商人形象。
梁京白的重点在于惋惜,市场某种程度上的畸形,导致如今许多藏品的艺术价值受重视的程度远不及市场价值。
其升值,更多时候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非藏品本身。
过去卖古董的行业叫「牙行」,是下九流的行当,基本等同于倒买倒卖。行业虽然不正规,但艺术价值的准绳稳稳的。
现今世道变了,个个业务员都要变专家,反倒逐渐脱离艺术价值的原点。
梁京白的表达,恰恰符合这档节目想要传播的正面价值观,主持人便顺着梁京白往下讲。
黄清若心想:抛开梁京白本人的真实想法不谈,梁京白不愧是有过多次文博类节目的录制经验,他分明已经非常懂得如何游刃有余地在镜头前给出节目想要的东西和经营他的个人形象。
录制结束将近凌晨。
Follo-PD又来
问要不要跟大家一起去吃个宵夜再走。
黄清若也又谢绝了。
其他嘉宾其实也和黄清若一样。
不过黄清若话不多,所以只是说不去了,其他人已经和工作人员们逐渐熟络起来,话随之多起来,说的是去不了。
总归是社畜,录了节目上了电视也仍旧是社畜,还得勤勤恳恳地打工。
黄清若深知,即便自己是个话多的性格,在这种时候这种场合,她也确实没资格插话。
外人不会管她在梁家过得如何、地位如何,只知道她也是梁家人,怎么都不配跟他们一起自诩「社畜」。..
嘲弄的是,黄清若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社畜,毕竟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