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片工业化芯片 (第2/3页)
出了5分钟。
下一步是烘干,只是一个非常简易的电热丝加热。很快就完成。
接下来又是繁琐的手工工作,但是这对于有念力的李国成来说反而最没有挑战,不到20分钟就在各个位置放好了需要掺杂的原料。
为了不惊世骇俗,李国成故意又比划了30分钟。至于以后谁负责这道工序,李国成只能为他祈祷了。
没有自动机器,这个工作需要在放大镜下面操作,反复确认后才会再添加一点,直到满足要求。李国成不使用放大镜,是因为在过去两年内,早就展示过他那强大的眼力和控制力。
再次确认没有问题后,把晶圆放入真空扩散炉。
不久之后,李国成拿着晶圆走了出来,大家非常想围拢过来,但是事先提醒过,所以大家让开一个大大的空间。
李国成装模做样地在光学放大镜下认真检查每一个刻蚀后的方格,发现只有两片有瑕疵,其他完全符合设计预期。
然后他来到切割机旁边,非常熟练的完成了32块芯片的切割。这款切割机李国成重新调整电机,并手动制作出线锯绳后,只要操作得当,很少再损坏晶圆。
拿出那两片有瑕疵的芯片,递给了李主任。看着他犹豫的动作,李国成赶忙解释:“没事,这两片是次品,大家可以直接上手看”。
李怀德接过芯片,把另一片递给了吴连奎,顿时在稍稍远离李国成所在工作台的地方,形成两个人团,大家都兴致盎然地想了解芯片的真容。
在大家把玩的过程中,李国成坐着封装台前,拿过DIP-16的模具和基座,开始了连线和封装工作。
大家见识过芯片核心后,又齐刷刷地看着李国成封装芯片,虽然大家只能看到一个侧面,但是兴趣不减。
30片芯片封装完成后,李国成把大家叫过去,要过一片次品,在大家的近距离围观下,完成了芯片的封装,终于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测试非常简单,之前所有流程都是在李国成的念力监控下,其实测试就是一个过场。
果真如此,30片芯片全部测试通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