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三百零一章 无人机的性能 (第1/3页)
李国成命令小一边锻炼运动能力,边控制无人机飞行,继续优化飞控算法。
此时的他又开始考虑,怎么给无人机设计一个眼睛。
有了成熟的机器人CCD镜头,只是对外观进行加强设计,就变成一个可上下左右90度转动的眼球,扫描角度190度。
把镜头安装到无人机上,整个无人机的重量才1200克。
李国成带上小一、无人机、2个专用笔记本(CPU是鲲鹏2000同款),开车来到京都北部的一个山区。
直到汽车难以行走,才锁好车门,徒步向山区走去。
来到一个群山环绕的狭长峡谷,他绕着周边走了一圈,没有发现人迹,才放出小一和无人机。
命令小一在周围100米范围的沙土地上练习奔跑和跳跃,速度控制在10公里/小时。
然后他打开笔记本,放飞无人机,直接用电脑连接遥控器,开始控制无人机飞行。
半个小时后,得出了如下数据:
1、最大飞行高度大于5000米;
2、最大平飞速度大于50公里/小时;
3、最大起飞重量小于5200克;
4、巡航速度大于20公里/小时;
5、续航时间大于45分钟(载重2000克)。
由于机身太轻,在高空容易被气流带动,好在飞控算法优秀,很难持续失去平衡,所以一直处于受控状态。
李国成把无人机的电池更换后,重新把无人机起飞,保持在高空1000米处悬停,监视周边。
他把笔记本的监控程序打开,与无人机视野对接,如有物体入侵,就会给出报警提示。
然后拿出另一个笔记本,和小一建立微波通信,接收小一的状态信息。
检查了一遍信息,发现一切良好,就命令小一进行冲刺。
直线速度居然高达28公里/小时,平均速度22公里/小时。
然后就命令用平均10公里/小时的速度挑战复杂地形,比如,碎石、小水沟、大石阻路、梁坎等复杂地形。
无数次跌倒,无数次修改运动算法,无数次重新飞奔。在半个小时后,意外还是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