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三百一十一章 解决减震难题 (第1/3页)
休息了1天,李国成又花了三天时间,重新装配一台发动机,精工车间也装配了一台。
半个月后,测试结论出来了。
李国成装配的发动机的最大持续输出功率为1521马力,紧急情况下能以1800马力的功率输出3.2分钟,1859力的功率输出2.5分钟。
精工车间装配的发动机,关键指标都不达标,1800马力的功率输出只坚持了25秒。
精工车间的两个超9级钳工情绪非常低落,他们一直自傲的手法居然不如一个小年轻,而且还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企业家。
在技术方面他也无法安慰他们,以后的生产也不可能靠他装配。之所以样机他要起手装配,主要目的是验证设计和材料。
既然设计和材料没有问题,那就只剩下装配这一道工艺。
接下来2个多月,李国成和精工车间的众位钳工一起研究工艺。
他们先安装,李国成在旁边观看,发现问题立刻进行纠正。对力量有需求的工件安装,李国成伙同他们一起研究专用支撑工装。
遇到配合紧密的部件,开始大家采用火烧法,效果不理想,最后不得不选用小贵的液氮冷却法,完美地解决了此类问题。
轴承安装,设计了专用的套筒,分内外圈套筒。个别配件采用加热法。
等整个发动机安装下来,专用工装设计了近100多个,工艺流程500多册,视频文件300多段。
通过本次安装,形成了一整套工艺规范文件,为华夏设备装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被快速全国推广。
当李国成在3号楼的工作告一段落时,回到1号楼时收到了一个好消息,激光切割器和打孔器全部设计完成。
李国成又被闫解放缠着开始了掩模板雕刻机的设计。
“老大,三轴数控机床设计好了,虽然精度提升明显,但是还是有点不足,这不是有了激光刀了吗,您看是不是帮忙加一个激光刀”。
“哈呀,你倒是灵通,你是怎么想过用激光替代刻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