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气吞万里如虎 第0282章 民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82章 民夫 (第3/3页)

同,其性质也就不同,如汉代军队中就有明确规定,入伍一年的士兵只能担负城乡守备和劳役任务,入伍两年的士兵才正式担负作战任务,这就是战兵和辅兵的区别。

    并不是辅兵不参与直接作战。

    以离得最近的明末军队来说,其战兵所指的是:卫所指定战兵,按军制,每百户,要有战兵二十三人,那就是说,这二十三人就是这个百户的战兵数量,这二十三人可以享受享受,即国家固定的军饷,国家发放的铁甲、武器和作战物资,而其他人就没有这个待遇,而是为了这二十三人进行劳役、生产和服务。

    但是军队中辅兵并不是说不参与战斗,明军中一般是直接要求战兵要直接参与一线肉搏战斗,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骑兵都是战兵,而步兵的一部分也是战兵,但是大部分是辅兵。

    在明军的编制中,火铳手、弓箭手、火炮操作人员都是辅兵,因为这些人不需要直接参与肉搏,而刀盾兵、长枪兵、大刀兵都是战兵,因为这些人员要直接参与肉搏。

    战兵是国家编制在册的士兵,而辅兵是战时从卫所征发的军户中的男丁。而民夫是国家临时征发的劳役,给平民负担的劳役,为军队服务的,如运送物资或制造器具等不归军队支配,由地方文职官员支配的力量,除民夫外,如乡丁、丁壮、团练等都属于此种类型。

    沈括说七万人军队需要30万民夫后勤,其实是不为过的。

    古代战国时期,动员百万人的决战,而到了明朝,10万军队已经是战略决战了,这是由于统计的口径不同。

    其实长平之战,赵国40万人中,也就十几万是战士,其他都是民夫,合计40万而已。秦国也是如此。

    宋对越南远征,10万军队,20万人运粮。采用极端运输法——用水牛驮米,运到战场后,水牛宰杀,当做粮食。这样才到了1:2的极端数据,而用人力车运输,战兵与运输人的比例为1:3或者1:4也是正常的。

    细数历次战略决战,极限就是战兵10万人,后勤4050万。

    例如长平之战、李世民破王世充窦建德之战,萨尔浒之战。

    特别的是三征高丽,战兵百万,运粮人为500万。因为是大运河水路运输,但是战兵与后勤比例是一致的。

    而赵军的此番南征,动辄战兵十万人,所需要的民夫至少要十万人,比例一比一。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282章 民夫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