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变法 第0363章 三征高句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63章 三征高句丽 (第2/3页)

亲征高句丽,但被武则天阻止,可见当时的朝廷已经由武则天控制。

    公元664年,李治对武则天大权独揽不满,想联合宰相上官仪废掉武则天,但结果上官仪被满门处死。

    从种种迹象来看,自公元660年因李治病重开始,朝廷大权已经逐步由武则天掌控。在这期间,前方战事有关军报,乃至军事方略,应该皆有武则天以李治名义主持了。

    因此可以说,高句丽的灭国,虽然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但是因李治患病不能理政,故朝廷命令皆以皇帝李治之名而出,而实际发出命令者则是“二圣临朝”的武则天。

    所以说,隋唐三代皇帝都没有灭掉的高句丽,实际上应该是被武则天灭掉的。

    那么为何隋唐三代皇帝都没能灭掉的高句丽,却被武则天灭掉了?

    总的来看,隋唐三代皇帝灭不掉的原因是:隋朝两代皇帝失败的原因是,一是缺乏对高句丽小国的特点和其地理形势的认识,二是缺乏正确的部署。

    尤其是隋炀帝,虽然三征高句丽,但是部署混乱。

    唐朝之李世民征伐高句丽,在调度部署上,吸取隋朝教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因天气原因没有灭掉终是遗憾。但前面这些失败或阶段性胜利,却为武则天灭高句丽创造了条件,再加上高句丽内部也发生了一定的内乱。

    此外,武则天时期使用的统帅,都比较厉害,比如苏定方、刘仁轨、庞同善,尤其是李勣,这是一位能够出将入相战神似的名将,文武兼备,用兵如神,而且精通医学,编写了世界史上第一本药典《唐本草》,他是灭高句丽的首功之

    因为各种因素,所促成了唐高宗时期最有利的灭高句丽的形式。

    倘若换一个女人,唐高宗头晕目眩不能理政,恐怕灭高句丽没那么顺利了。

    正是因为这个女人不是别的女人,而是武则天,一个天生的政治奇才,一个有手腕有能力的女政治家,强势、有魄力,所以她才能在唐高宗病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