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9章 西凉张氏 (第2/3页)
继续沿用晋朝确认的“以经济政策为治国之本”的策略,把土地和赋税问题作为治国兴邦的根本问题加以解决。
自晋惠帝永宁元年中原陷入战乱,到晋怀帝永嘉中匈奴和羯人起兵,黄河中下游的广大老百姓横遭屠杀、蹂躏。
在锋镝之余,大量百姓辗转流离,远离战乱的河西成了中原流民瞩目的地方之一。张轨到凉州后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便上表西晋政府,建议在姑臧城西北面划出一大块土地,设置侨郡县,配土地给流民耕垦。
张轨在给西晋政府的奏表里这样写道:“请合秦雍流民移之,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统武兴、大城、乌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秋、司监等县。”
张轨的这招一举两得,首先是解决了流民在土地占有和利用方面的冲突,其次还让这些流民逐渐过度成西凉的赋税和徭役的承担者。
张重华即位后,进一步施惠于民。他的施政策略是“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囿,以恤贫穷”。在这诸多策略中,“省园囿”的民生福利性程度最大。
西凉园囿之兴,开始于张茂筑灵均台,止于张骏筑谦光殿。
这期间,许多“崇饰台榭”的工程,既广占耕地,扩大了土地占有方面的矛盾,又费时费力,加重百姓徭役负担。另外园囿之兴还使得西凉历代君主沉湎于酒色园林之娱,荒废军政要务。张重华将园囿开放,供民耕垦。
这项措施的实施,还省掉因土木兴建对劳动力的征发,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使百姓能休养生息。
“除关税”并不是完全废除取消关税制度。
自张骏经营西域取得成功后,中西贸易日见活跃,关税和市税已经成为西凉国的一项重要收入。
因此,张重华实施“除关税”的举措是为了维护西凉的一统政治和减轻胡汉商贾的负担。
凉国在河西主要城市收市税,虽然关税取消,但由于通商的人多了,市税收入也就大幅增多,并不影响国库的收入。
“是啊。”旁边的荀稷于是说道:“陛下,张重华继位不过几个月,便深得民心。他的‘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囿,以恤贫穷’的政策迎合了西凉百姓的需求,陛下若是大兴刀兵,战火起于凉地,唯恐凉地的百姓会众志成城,抗拒王师!”
冉闵的脸色一沉。
荀稷又接着说道:“陛下,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臣说这话并没有贬损我大魏的意思,而是事实便是如此!张重华与张氏在西凉深得民心,根深蒂固,又得世家大族的拥护,就算陛下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